【案例】
2014年12月18日晚10时左右,无锡市清名二村一栋两层的私房发生火灾。张家老两口和孙女睡在楼上,两位老人被烟熏醒后惊慌失措。13岁的朱芳慧看到火光后,意识到是火灾,本想开门下楼看看,想起两天前看的电影《逃出生天》,怕像电影中一样发生爆炸,就没开门;打算从窗口跳下去,又想起爷爷奶奶年纪大,恐怕逃不出去。芳慧急中生智,搬起阁楼木梯架在窗沿,自己下去后,大声喊爷爷奶奶从梯子爬下来。爷爷想带点贵重物品,芳慧急得哭喊爷爷不要拿东西,爷爷这才顺梯逃离火场。不久,这扇窗户也被火焰吞噬了。朱芳慧用爷爷的手机打119报警,准确说清火灾地点,表示自己会在路口接警,她还没忘记把邻居都叫醒。
当问她为什么在火灾中能机智冷静应对,她说:“学校发过一本消防安全手册,我没事的时候会翻一番,班队课上老师也讲过防灾自救知识。我爱看灾难片,电影里的场景好恐怖,但也教了很多逃生知识。平时积累的安全知识,没想到真用上了。”
【应对方略】
一、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孩子年龄小、经验少,对来自外界的危险认识不足。家长应该在“安全”和“危险”的对比中,让孩子有“适度”(“过度”则会导致孩子提心吊胆、缩手缩脚)的安全意识。小孩子都对火好奇,家长可以引导他观察家里的燃气灶,知道火能带来香喷喷的食物;观察燃放的烟花,知道火能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再给孩子看防火宣传材料、有关火灾的影视节目等,知道火也会带来伤害和灾难。告诉孩子不玩火,教他如何使用灶具、电器。给稍大的孩子购买安全教育的书籍,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方法的指导,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
⑴交通安全。马路是免费的交通安全课堂,也是最重要的“自我保护教室”。带孩子过马路时说明:不要追逐打闹、进进退退;要走人行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穿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马路时,要左右看看,确定没有车子通过时再迅速穿越马路。还可就地取材,教孩子认识各种交通标志及其功能,看到这些标志,知道应该怎么做。
⑵居家安全。家长外出孩子独自在家时,家长要教他锁门开门的方法,并约定开门的暗号,嘱咐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不把手或其他物品伸进插座内部。常用的电话号码要牢记,比如父母的手机号码,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等。
⑶食品安全。家长带孩子外出购物时,教会孩子看食品外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产地、时间、产品标准、保质期、成分标示,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标志。教孩子辨别各种食物性质和食物容器,哪些瓶罐容易碎裂伤人。告诉孩子哪些食物容易堵住喉咙,不适合孩子吃。小摊上的吸管糖色彩鲜艳,吃来香甜,摊主说是“韩国进口”的。小亮花5元钱买了10根,一口气吃了8根,晚饭前肚子就开始疼了。医生说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肠胃细菌感染。妈妈拿着剩下的2根吸管糖,给小亮上了一堂食品安全课,告诉他:食品外包装上应该标注“三有”,印有食品成分标示表、产品标准号,以及食品添加剂等,而这吸管糖上什么标注也没有。小亮表示再也不会去小摊小店买这类不合格食品了。
⑷游玩安全。外出游玩时,告诉孩子要听父母指挥,不要单独行动,不能脱离父母视线范围。如果去野外,要告诫孩子公路旁、高压塔下、变压器下,水深的河、湖、潭边,陡峭的山坡、断崖,林草茂密的地带,有危险不能去。如果去购物,一进商场,首先看清总服务台的位置,约定万一走散了,就去那里等候会合,或请工作人员广播找人;告知乘电梯、自动扶梯时,哪些动作会有危险;指导孩子观察商场或地下车库里“紧急出口”“小心碰头”“小心滑倒”等标志。
三、训练孩子自我保护的行为
孩子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并不等于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要自觉运用知识方法,还需要家长创设模拟情境训练孩子,不断强化正确的做法,使之固化为习惯,最终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家长可以点燃驱蚊香,假设家中起火,示范弄湿毛巾衣服掩住口鼻,在地上爬行,沿着安全方向逃生;然后让孩子照着样子跟在家长后面做一遍。重复几次,把这火灾逃生方法演练熟了,再进行下一个情境(地震、洪水、入室抢劫等)模拟。让孩子在一个个情景模拟中,培养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以及方法正确、措施得当的自救能力。
(本文节选自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关键词小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