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他们以设计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为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发展家乡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历经一个月时间,开展了“访家乡红色足迹,探家乡非遗文明”“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江苏、山东、安徽三省的80余名志愿者赴家乡所在地的红色基地和非遗空间开展寻访调研,并利用专业所学,以设计的力量传承家乡红色基因。

  ●寻访家乡红色足迹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无锡秦邦宪故居、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志愿者们的足迹遍布苏鲁皖各地。在周恩来纪念馆,面对周总理和革命先辈们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志愿者们肃然起敬;通过寻访沈浩故居,同学们感知到了这位基层干部服务农村、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和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同学们敬仰于铁道游击队英勇不屈、浴血抗战的传奇历史及枣庄人民发扬铁道游击队精神、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的担当作为……每一处的寻访,都是一次强烈的心灵激荡和精神洗礼,志愿者们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红色年代,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告诉着大家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传承家乡文化基因

  潍坊小分队来到十笏园非遗空间,探秘家乡非遗国粹。从潍坊风筝到杨家埠木版年画再到高密泥塑,从诸城黑陶到老猫花灯再到仿古青铜器……看着这一个个民间文化的展现,同学们无不感慨过去的兴荣历史和先辈们的智慧审美;通过欣赏展览品、VR体验、采访非遗传承者以及观摩手工艺人制作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了家乡非遗的文化基底和内涵;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学习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在切身感受潍坊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汲取知识,传承发展家乡传统文化。

  ●弘扬家乡的文化

  本次寻访之旅,志愿者们以艺术的审美和设计的视角,对曾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上获“艺术创作成就奖”的雨花台这组巧夺天工的纪念建筑群进行赏析。寻访结束后,志愿者们充分利用专业所长,通过摄影、微视频、手绘、海报设计的载体形式,创作了众多以红色记忆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用生动的时代语言讲好家乡红色故事,做家乡红色传人。来自室内71932的牛越墀说:“本次寻访之旅,让我有机会深入回顾家乡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岁月,我会珍惜感恩当下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家乡的红色记忆不能被淡忘,家乡的红色基因更应由我们‘00后’接续传承。”(林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