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伟松
许多家庭的父母,即便自己省吃俭用,也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等等,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勤俭节约的教育引导,并以自身节俭的实际行动,主导和营造家庭的节俭之风。
曾经吃过苦、受过累、挨过饿的长辈们,总会拿“三年自然灾害”来告诉今人,要爱惜粮食,也总会时不时地提醒晚辈,要勤俭节约,过日子不能没有节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庭的影响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企及的基础性地位,尤其是在人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更是如此。就制止餐饮浪费而言,从家庭餐桌做起,可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应该肩负起教育、示范和监督的责任和义务。
搞好教育引导。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的父母,即便自己省吃俭用,也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等等,这原本没错,问题是,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既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亲身经历,更没有“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生活体会。为此,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勤俭节约的教育引导,从大道理到小道理,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特别是要结合自己及长辈的亲身经历,在“忆苦”中“思甜”,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建立概念,在耳提面命中养成习惯。
做好示范榜样。对于家庭来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勤俭持家历来是家族永续的生存之道。翻开一本本家谱,可以发现,一个家族的兴旺昌盛,虽非得益于一端,但却都与勤俭持家息息相关,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终得行稳致远而人丁兴旺。反之,大手大脚、大吃大喝,大多坐吃山空而归于沉寂,遇上天灾人祸的年份,甚至会决定一个家族的前途和命运。故此,家长要以自身节俭的实际行动,主导和营造家庭的节俭之风,吃多少、做多少,做到顿顿光、日日清,在以身作则中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此,既减少了食物浪费,又做到了垃圾减量,一举多得。现在学校里的“小胖墩”不在少数,这也与家庭的不良消费习惯有关,家庭适度用餐有利于全家人身体健康。
加强日常监督。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离不开日常的监督。这样的监督,可以是经济上的把控,可以是穿戴上的提醒,也可以是吃喝上的节制,做到放手不放任。这样的监督,可以形成“约法三章”,当然,也应该是相互的、彼此的。长此以往,让这样的日常监督体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融入到家长里短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在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也终将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看似小事,实则不然。每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养成节俭不浪费的习惯,勤俭节约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