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教育周刊

一个微小动作、一次温暖劝导 锡城学子为城市注入文明气息

暖心善举 情深意浓

冷空气来袭,锡城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尽管天气渐冷,但在这个城市中,总有一些身影在不经意间温暖你我。

  冬日街头的一蹲 为江南增添一抹亮色

  12月12日上午10时20分,江南大学两位穿着红马甲的学生在梁溪路和青山西路交叉口主动帮助一位老太太修轮椅,不少过路市民为之点赞。这两位“红马甲”志愿者正是江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2班的石祥雨和2001班的姜妍。日前,这两位“00后”主动报名参加周末志愿者服务,事发当时,他们在该路口的交通协勤岗位进行志愿服务。

  当天上午10时许,正在路口劝导非机动车车主文明行驶的姜妍,看见一位颤巍巍的老人正要推着一辆轮椅过马路,细心的她不由多打量了几眼,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老人推着的轮椅的轮胎是瘪的,早已没了气。“老奶奶,需要帮助吗?”姜妍主动上前询问。看见“红马甲”上前,老人顿时笑了起来,可姜妍却有点犯难:来自江西的她,一句也听不懂老人的无锡话,更不知道老人需要怎样的帮助。

  这时候,在马路对面执勤的石祥雨连忙赶来,曾在家乡徐州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的他见此情景,先将老人扶到路边。经过一番连说带比画的沟通,两位同学终于明白,眼前是一位年逾八旬的独居老人,想要使用轮椅却发现不知何时轮胎早已漏光了气,无奈她只好推着轮椅下楼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修车店。

  “你注意到附近有修车店吗?”“这条路我还是第一次来,要不手机上查一下?”两位同学正在合计之时,眼尖的石祥雨突然发现,轮椅的后袋里就有一个打气筒。“老奶奶,我先来试试打气有没有用,如果打不进,那可能就是车胎漏了,我们再帮您找修车店。”所幸,老人的轮椅只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而瘪气,两条轮胎很快就在气筒的“噗嗤噗嗤”声中鼓了起来。见此情景,老人脸上也是笑开了花。细心的两位同学还帮老人将轮椅调整好,询问是否需要将她推回家。老太太开心地表示,“刚下楼就帮我解决了难题,真是谢谢你们。我身体好得很,自己回去没问题。”

  听闻有人将他们的善举发到了网上,两位“00后”红马甲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报名志愿服务就是去帮助别人的,这不过是件小事情。”

  据他们的辅导员呼酩杰老师介绍,两位同学非常优秀。今年入学以来,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刻苦,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份真挚的善良、一句暖心的感谢,他们素未谋面,却彼此温暖。一个微小动作、一次温暖劝导,都可以为江南增添一抹亮色,注入新的文明气息。

  手创聚爱传千里 连城一心共循梦

  12月9日上午,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东小学操场上,冬日的阳光格外绚烂温暖。阳光下,一场传递爱心与温暖的助学捐赠活动正在举行。在期待的目光中,城东小学的500多个孩子陆续领到了心仪的笔袋、水彩笔、尺子、自动笔等文具。在寒冷的冬日,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孩子们传递的那份诚挚的爱与温暖。

  这是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继9月向城东小学捐赠4000个口罩后,爱心助力给城东小学孩子们送来的第二份礼物。“我们怀着‘守护健康,珍爱学习’的愿景,让孩子们在健康中无忧学习,不让文具的缺乏与不适拖住孩子们好学的步伐,哪怕只有一位也不可以。”来自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庞建忠老师说。他于今年8月随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第三批支教团队来到城东小学任教。随着时间推移,在日常观察和交流中了解到孩子们的情况后,庞老师力尽所能捐助困难学生,还把情况反馈给连元街小学。众人拾柴火焰高,连元街小学孩子们的捐助滴水汇成海,从2000公里外,迅速及时地为城东小学提供了这份爱心捐助。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整理文具,用着新文具写字、绘画、作图、涂色……城东小学马校长和连元街小学庞老师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采购这批文具所需的资金,全由连元街小学学生通过劳动创造获得。学校组织发动六年级学生勤动脑巧动手进行手工创作,然后把最得意的作品进行义卖。筹集所得款项专门购买了价值5000余元的文具用品,委托庞老师赠送给城东小学的全体学生。这份爱心捐助,坚守了两地学子携手共进砥砺前行的初心,激励城东学子人人争做好学上进的“循梦少年”。

  活动现场,城东小学学生代表表示,他们将化感动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每一节课、每一天做起,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来用丰厚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把这份爱心接力下去。

  (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