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爱是教育永恒的出发点

  “爱”是无锡市五爱小学在教育中始终强调的理念。但是,爱不是对孩子的纵容,也不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贯穿在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来听听五爱小学的青年教师们与大家交流教育心得。

  校长说

  ■教育,从看见开始

  无锡市五爱小学副校长顾晓华介绍,学校一直有记录教学故事、分享教育心得的传统。

  “教育,从看见开始。”顾晓华副校长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炼成了这样的一句话。她认为,教育,需要看见孩子们的真实状态,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从而做出有效的行动,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促进课堂转型。而记录教学故事与心得,在这样一种“看见、理解、行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老师说

  ■爱孩子,首先要做好底线教育

  在许多学生的眼中,金晓磊老师,既是一名严师,又是他们的恩师和朋友。说他是严师,是因为金老师在工作中一贯强调底线教育,在原则性问题上对待学生们十分严厉;说他是恩师,是因为他的严格要求,常常对学生日后的为人处世和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他是朋友,是因为他总是和同学们走得很近,即使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也经常找他谈天说地。

  “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不断地扪心自问,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一个教育者的身份。”金老师告诉记者,如今的教育工作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由于老师们担心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擦边球,一再丢弃教育的底线,对于孩子们的一些错误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也“造就”了许多“熊孩子”。

  谈及底线教育,金晓磊颇有心得:“小学生的心智比较单纯,对于很多事物缺乏认知,因此老师一定要守住底线,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金老师指出,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性的小问题,可以“静待花开”,但是一旦涉及安全、道德、文明等关键话题,就必须严格把控,明确告诉小朋友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学生的错误没有底线的“温柔”甚至是纵容,这种行为,不是爱,而是害。

  在学校,余慧是一名数学老师;在家里,余慧又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母亲的身份,让她对学生们格外包容和慈爱。而在很多时候,女儿的话也会点醒她,让她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多年以来,余慧一直担负着带毕业班的重任。去年,她和校领导提出,想从一年级开始带一批孩子,看着他们成长。

  “一年级的孩子,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0岁到6岁这段时间,已经基本奠定了孩子的底色。”开学之初,她和班主任没少找家长们谈话,努力地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和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一个小女孩让她印象格外深刻:“她好像没有学校和老师的概念,第一天才来了没一会,就问我,‘能不能回家’?在课堂上,她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此,余慧特地叫孩子的父母一起过来面谈,给了他们一些教育的建议。

  回到家后,她和女儿说起这个孩子。女儿立刻说:“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她,这是一个天性未泯的孩子,多难得啊!”女儿的话说到了余慧心坎里,她不仅耐心地和这个孩子交流,教她怎样和人相处,同时也维护着她的天性。一次出差回来,一走进教室,那个孩子突然喊道:“老师,我想死你了!”这句天真的表达,対余慧来说胜过一切的赞赏。

  “从这件事里我认识到,大人不成长,就没法让孩子成长。”余慧说,她在女儿上小学的六年间,记录了很多母女间的对话,写成了一本书。“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我才能在课堂上更多地理解他们。”

  ■老师也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刘淼十分重视对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入职以来,她常常把一些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写成随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收获需要铭记。而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收获,也会被她巧妙地带到课堂上。

  “寒假时,我接触到了一个叫作‘百万英雄’的APP,是一款答题闯关的软件。”刘淼说,她体验了这款APP后,自然而然地把思路投向了课堂:“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都要做相应的练习。可是,传统的做题模式太枯燥了,学生们都提不起兴趣。”刘淼突然想到,这款APP中,答题成功是有相应奖励的,可以体验通关的喜悦,还可以赢取“复活卡”。于是,刘淼把这种模式“复刻”到了单元练习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取正面的反馈。果然,学生们纷纷反映:“这种模式很好玩!”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需要一些生活化的乐趣。”她的课堂上还有很多这种寓教于乐的环节,像来源于综艺节目的“你比划我猜”,以及期末考试时的趣味实验等。“学习和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这种结合中,我也觉得有趣,他们也觉得开心。”(吴埃)

  ■寓教于乐,让孩子们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