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洪祥
去年12月8日从小区门前经过,见有一“善行义举榜”展板 。展板上是无锡市六位中国好人的照片及事迹介绍。停下脚步一看,第二位竟然是蒋岳。他的事迹我早已知道,因为我与他一家结下的情谊,已跨越几十个年头。有关情况,一下子又回到了眼前。
在2015年9月28日的《江南晚报》上,《省道德模范评选 无锡四人获殊荣》一文中,蒋岳的名字与周明珠、叶聪在一起。我当即拨通了蒋岳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但他显得十分淡然,我倒不好意思多讲什么了。
我与蒋岳一家的交往,始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我在无锡县锡北中学任教。蒋岳的姐姐,是我班上的学生。家访时,见到了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子女多,家境不宽裕,但是很重视子女的读书,对老师很是尊重。临走,他妈总要将一大把南瓜子,硬塞到我的口袋里。他姐姐品学兼优,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能上高中。蒋岳是上了高中的。1976年秋,我又成了他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他父母知道我也是苦出身,特别谈得来,就成了好朋友。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我们两家的关系是何等亲密。
1978年暑期,我和妻子一起调任江苏省天一中学。在我的《回望平生》一书上,有如下的记述:“在一个薄阴的秋日上午,一只机帆船,载着我全家人及几件简陋的家具,离开了曾挥洒了青春的汗水,也留下了屈辱泪水的锡北中学,告别了我曾视为‘第二故乡’的黄土塘。为我将行李挑上船的是蒋岳的父亲。蒋岳和他的阿哥,随船一起送我们到天中。在我处于人生低谷之际,蒋氏父子的情分,尤觉珍贵,至今温暖着我的心。”
后来,蒋岳参军去了,被推荐进济南陆军学校深造。1985年3月,奉命调到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云南前线。那个牺牲了的张朝顺,就是他的通讯员。他俩曾约定:谁牺牲了就把对方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尽孝道。1986年10月,他回家探亲,特地来校探望我。在我的宿舍里,他向我讲起了在老山前线,蹲守在猫耳洞里一百五十天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有刚才还一起说笑的战友,没有再回来。他的通讯员张朝顺,就是其中的一个……那天他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低着头,曲着背,说话是断断续续的,默默地不断抽烟。这和我印象中那个活泼、有些调皮的他,判若两人了啊。临别,他赠我一个大理石竹节笔筒,上边花纹宛似几竿竹影。笔筒上镌刻着:
老山作战纪念
陆军第六十七军团
一九八五年五月
这笔筒,就一直放置在案头。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像张朝顺那样血洒南疆的英烈们。蒋岳信守承诺,几十年来,一直为烈士的父母尽着孝道。替他们盖房子,送液晶电视。每年清明,要去宝应县烈士故乡坟上祭扫。他的事迹,经东方卫视做了专题报道后才为人知,他已多次荣登县市“好人榜”。
1988年,蒋岳因父亲身体不好,申请退伍。如今,他在锡山区工作,为人处世,诚恳坦诚,十分低调。
我和他一家也真有缘。蒋岳的女儿,后来又到了天一中学读书。有次,我问起他女儿为啥取名“蒋家唯”。他笑着说:“她是蒋家的唯一啊。”说着这话时,我似乎又看到当年他那憨厚调皮的模样。他终于走出了战争的阴影,他女儿如今在香港某大学读研。
岁月匆匆,世事悠悠,唯真情无价。我与蒋岳一家,五十多年来能维持着联系,其根本原因是我们都是苦出身,都是农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