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财经周刊

理财课程铺天盖地,真有用还是收“智商税”?

市民学理财须擦亮眼睛避免“掉坑”

  □本报记者 吴梦佳

  “花12元钱,圆财务自由的梦”“每天15分钟,帮你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近来,股票、基金市场的火热,使老百姓对理财话题的兴趣日益高涨。在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了铺天盖地、多种多样的理财课程,价格从几元钱到上千元的都有,话题范围涵盖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多个领域。那么,这些课程究竟真的有用还是收“智商税”?记者日前就此进行调查。

  “套路”满满:

  先免费再慢慢诱导消费

  去年,在权益类投资的良好表现下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财务焦虑下,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上催生了大量理财教育课程,以前一直不温不火的财商教育瞬间变得“火爆”起来。同事、朋友之间不交流理财,似乎显得“落伍”了,不少市民还会互相分享自己上理财课的心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课程多数都是这样的“套路”——先免费或低价进营,学习几天网上都能搜到的“大路货”之后,再推销“进阶版”高价课程。

  首先,在社交平台、网络直播平台上大量投入引导视频。这些引导视频擅用“网红”营销策略,很会迎合受众心理,切中生活“痛点”。有的以理财成绩截图作为“诱饵”鼓吹无风险赚钱,有的以“贫富差距”诱导财富焦虑,有的以限时营销、饥饿营销制造热度。然后,在引导视频上还会链接免费或低价的理财课页面,之后要求学员添加助教微信,并拉入微信群“进营”。每天还有“班主任”定时提醒学习和解锁课程,同时还要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号称“陪伴式”教学。最后,“班主任”在陪伴中就会提醒学员学习“进阶版”课程。这些课程是付费的,分阶段收费或打包都有,内容全部学完往往要几千元。

  学员感受:

  “鸡汤”多“干货”少

  记者比对了几名受访者发来的课程内容,“小白营”里的课程相似程度很高。“前几天还好,讲了一些关于资产类型等的知识。到后来,天天猛灌‘鸡汤’,要不就是推荐进阶课,烦不胜烦。”一名学员告诉记者。总体来说,讲道理多,分享知识的“干货”少。“其实更多的影响是生活理念上改变。”疫情期间,白领小丽就是在家办公期间,偶然看到了一条微信公众号文章,开启了长达数月的理财学习之旅,尝试做了一些股票和基金投资,也有小赚。“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一些不必要的消费减少了,改投理财,原来‘月光’现在慢慢有了余钱。”

  “感觉他们卖课可能比投资更赚钱。如果这些老师真有赚大钱的本领,何必来卖课呢?”从部分课程视频下面的留言来看,同样有十分冷静的学习者。有网友表示,理财能力的培养、知识框架的建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指望学了几天的课程就“突飞猛进”,多赚钱、赚大钱,进而实现财务自由,那不如买彩票。

  某证券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自己也曾刷到过理财方面的视频。“的确有从业人士出于兴趣,拍摄了一些分享专业知识、市场分析方面的视频,有的内容对我来说也受益匪浅。但这些专业的内容,往往不是‘小白’感兴趣的。”

  市场现状:

  鱼龙混杂待规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由于市场鱼龙混杂,仅有少数机构在做真正的理财知识教育分享,更多的是缺乏专业资质水平却想分一杯羹、跟风“炒作”,甚至有的本来就是骗人钱财的。

  翻看某些做理财课程机构的介绍,其师资中拥有金融机构从业经历、相关从业证书的,或有金融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教育经历的非常少。大部分教员是“网红讲师”,从业经历写得比较含糊,也没有上传相关的证书加以佐证。网上搜索可见,有不少受害者分享被骗经历。比如,“付了近8000元的学费,进群一天就解散”“问点稍微专业的问题就被拉黑”。实际上,这类理财课最主要的受众人群是理财“小白”、在校大学生、家庭主妇、中老年人,其中很多人因社会经验不足或信息闭塞,缺乏分辨出“骗子”机构的能力,难免上当。

  有关人士建议,应当加强对理财教育机构的监管和行业规范。如果以教育机构来定性,就不能“过界”做荐股和推销理财、保险产品的事。而如果定性为金融机构,就应当按照现有规定严格监管。毕竟理财有风险,让不具备金融专业水准的人来指导理财实际操作,很容易让消费者“掉坑”,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同时,必须严厉打击以理财教育为名的行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