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晋
进入3月,各地各部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就是要弘扬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需要坚持以“实”为本,事事讲“实”,处处为“实”,扎扎实实念好“实”字经。
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重要的载体和方式就是开展活动。无论是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和号召,还是各类志愿者机构的组织和安排,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要以被帮扶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做到有针对性、接地气。比如,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除了为他们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还要更多地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交流;到基层、农村和困难群众家里开展慰问帮扶,要打好“时间差”,尽量不要影响对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尤其不能增加麻烦,甚至是“添乱”。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立足于现实基础,多为人民群众做好实事,切忌喊口号、摆花架子、搞“假大空”形式主义。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解他人之所盼”,把志愿服务做到“点子”上,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往小的方面说,就是每一次活动都要积极创新方式和内容,不设“规定动作”,不搞千篇一律,要让每一件事、每一分付出都落在群众的心坎上,让被帮助的人真正感受到温暖和爱。比如,帮高龄、独居老人修理家中物品,向社区居民讲解大家关心的法律条款等,虽然事情不大,但都是群众急需的,就会很受欢迎。
志愿服务精神的实质内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这四个词语中,前三个仅仅是基础,最终的目的是“进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键就是要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帮扶对象的能力得到增强,其他群体受到感染和熏陶,全社会共同受益,实现文明与进步。因此,各地各部门、各级各类组织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时,要站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用真心、动真情、出实招,努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单位:梁溪区金星街道党建工作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