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热闻

各公墓迎来首波祭扫小高峰

预约祭扫畅通有序 人流量较常年略降

  清明临近,天气转暖。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无锡迎来首波祭扫小高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今年我市采取网络或电话预约祭扫的方式。据市民政部门统计,13日全市各公墓预约祭扫人流量合计4万多,14日2万多,其中个别体量较大的公墓单日人流量破万,不过与常年同期相比仍有所下降。

  祭扫人数未超上限

  3月13日,记者在“灵锡”APP“祭扫预约”简单填写个人信息,成功预约14日湖景公墓9:00到11:00时段祭扫,界面显示还剩9000多个预约名额。14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湖景公墓,沿着环太湖公路进入公墓内部,一路畅通。公墓入口安装有红外自动测温仪,记者戴好口罩,向安保人员出示苏康码、预约码后顺利入场。

  本地市民马先生一家四口起了大早,9点刚过已经祭扫完毕。“我们3月10号就预约了周日来祭扫,主要是想赶早,再往后踏青赏花的人就多了。”记者注意到现场车辆大多以本地车牌为主,也有少量外地车牌。从常州赶来的黄女士说:“我们家祖籍无锡,之前每年都回来祭扫,去年因为疫情没有赶来,就想着今年早点来,提前打电话咨询得知要预约,这样可以控制人流,挺人性化的,下午我们准备路过十八湾湿地公园转一转再回常州。”

  湖景公墓相关负责人介绍:“周六当天阳历阴历都是单号日,按照无锡习俗,祭扫的人更多一些。”湖景公墓周六预约入场9千多人,周日4千多人。与疫情之前每年首波小高峰相比,人流量有所下降,没有出现车辆排队的情况。 据悉,3月13、14日全市各公墓祭扫人数均未达到预约上限。

  低碳祭扫文明安全

  今年各个公墓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青城公墓推出了“文明祭扫,慈善同行”的鲜花义卖活动,所收得的善款将捐献给无锡市慈善总会,帮助危重病人等困难群体。现场买花的郝女士说:“和‘烧纸钱’相比,‘鲜花祭扫’更加方便安全,不会留下火灾隐患,买鲜花还能帮助他人,我很支持。”今年各个公墓内不见了流动摊贩,鲜花摊位有了统一管理,整齐规划在指定区域销售。

  无锡各大公墓主要集中于滨湖区,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预计下一波祭扫高峰将于3月21日也就是本周日到来,清明小长假前一周左右达到最高峰。往年体量较大的公墓单日最高人流量达到四五万左右,今年实行预约后,争取将单日人流控制在3万以内。

  代为祭扫服务继续

  少量市民对预约祭扫政策尚不熟悉,在公墓预约没有满员的情况下,市民可以现场预约进入墓区。不过工作人员还是建议市民提前预约,确保当日可以顺利进入,也避免在墓区入口造成不必要的拥堵。

  去年无锡在全省率先推出清明代为祭扫服务,获得广大市民点赞。今年各大公墓依旧提供代为祭扫服务,前期已收到少量电话预约代为祭扫的需求。目前“灵锡”APP上预约“代为祭扫”功能尚未开通,后期网络预约开通后,各大公墓将根据总体需求量安排在统一时间内组织实施,代为亲人寄去哀思。

  (殷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