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发布厅

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保健品……

傻傻分不清?

  一款属于压片糖果的普通食品,却宣称“比伟哥还好使”;普通代用茶包装宣称“快速减肥、月瘦30斤、永不反弹”……看到这些信息,你认为这是关于保健品的“吹牛”广告吗?事情的本真是怎样的?又该厘清哪些概念?

  保健食品≠保健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而“保健品”,是一种民间称谓,可以理解为老百姓对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一些用于生活保健类产品的通俗说法,并非法定概念。市场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声称的保健功能更是无奇不有,有很多已经超越了国家允许的范围,甚至伪装成药品,大肆宣传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而合法的保健食品受到国家法规的约束,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价,其功能作用的宣传也受到严格限制。

  普通食品为何热衷“不普通”?

  喝竹盐水可以降血压、治疗脑梗;“能量水”对红斑狼疮、肺炎、中风、高血压、痛经都有疗效;沙棘产品吃一个月,彻底治好糖尿病……看到这样的广告语,你会有怎样的反应?A深信不疑,果断购买?B认为是保健食品“吹牛”广告,不屑一顾?C进一步明确这是普通食品的虚假宣传广告?正确的答案是C。无论是压片糖果、代用茶,还是竹盐水、“能量水”等都是普通食品,宣传的功效也属于虚假宣传,与保健食品并无直接关联。备受瞩目的“权健”事件中,小周洋父亲所购买的“抗癌秘方”,以及没有配方说明的中药制剂也仅仅是普通食品虚假宣传。保健食品表示:这个锅,别再让我们背啦!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套路深

  普通食品虚假宣传案件那么多,还有保健食品的事儿吗?答案: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同样不容忽视。市场上一些保健食品企业受利益驱使,进行产品夸大虚假宣传,有的甚至宣称或暗示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有些企业不按批准的产品配方组织生产,为追求短期效果,违法添加违禁药品。此前曝光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例可见一斑。例如:“芝圣堂官网”网站发布的标识为“芝圣堂牌硒芝胶囊”的广告,广告中宣称“孢子粉多糖有效率达90%以上,天然有机锗,抑制癌细胞扩散率达89.3%,吃药十几年,不如吃硒芝胶囊三十天”等内容;

  业内专家提醒,购买保健食品要注意这些:(1)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保健食品对特定的人群、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2)要警惕保健食品“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等宣传陷阱。(3)警惕以促销为目的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活动”等。(4)去合法场所购买保健食品,认真核对产品信息,认准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和批准文号。

  敲黑板!我国保健食品有一个特有的标志。那就是在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都会见到一个天蓝色的“帽子”型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 “小蓝帽”下方有“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G X X X X X X X X”,或“国食健字J X X X X X X X X”。这就是该产品的“批准文号”,这相当于保健食品产品的“身份证号码”。如果还是分不清,可以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首页 > 服务 > 我要查 进行查询。也可以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