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网络购物不实宣传增多 擦亮眼!

  本报讯 昨天从市中级法院了解到,近年来无锡法院审理的消费维权案数量总体稳中有降,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消费者诉讼维权案件163件,审结146件,相较2019年同期数据分别下降18.9%和16.5%。消费模式的转型发展让网络购物消费的比重逐年递增,加之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极大地助推了社交电商模式的发展,由此消费维权诉讼案件呈现新的特点——据统计,2020年全市法院审理的网络消费纠纷占总消费纠纷案件的比例较往年上升了12.4%。

  诉讼争议从产品质量问题向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转移。法官表示,传统消费维权案件的争议问题大多集中在产品质量缺陷、食品药品标签标识等方面,但随着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诉讼能力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诉讼重点发生了转移,在网络购物消费盛行的时代,商家通过各电商平台虚假宣传、错误引导消费的问题不断显露。消费者仅因产品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而提起诉讼的比例逐渐减少,对于夸大或不实的广告宣传、虚报价格、恶意欺诈等行为提起诉讼的数量则逐渐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从维权主体上看,诉讼主体从个体维权向公益诉讼推进。由于维权过程复杂、维权成本高,个体诉讼维权相对困难。目前法院已受理了多起涉及惩罚性赔偿的消费公益诉讼,下一阶段将重点探索、研究消费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等新问题,加强与检察机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沟通配合,协同推进并开创消费公益诉讼的新局面。(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