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后厨明档玻璃的1.0、到摄像头本店视频化的2.0,如今向融合了AI智能等技术的互联网+3.0迈进!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加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运用,今年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将累计建成超1.8万家,从少数管多数“单控”转向多数管少数“共治”。
消除“厨房重地,闲人免进”造成的消费者的不信任感,同时激励商家不断改善公共饮食安全环境,2019年我市首批将200家餐饮单位后厨的摄像由本店视频化监管转向互联网上,向大众开放。消费者可以察看商户主体资质、食安等级,甚至是后厨备餐过程的“直播”。截至今年3月,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近1.7万家,占明厨亮灶总数的68%。去年,市场监管部门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餐饮服务单位在开业时一步到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同时推出智慧捕捉式监管系统,由AI技术自动抓拍异常状况,第一时间通知商户自查自纠。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负责人表示,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从少数人管多数人,到多数人管少数人共治局面的转变。监管部门还将建设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为餐饮单位提供食品安全自查等服务。(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