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已开展了20多年,技术非常成熟。但是,置换术依赖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要做到置换毫厘不差,并非易事,人工智能辅助让精准置换成为现实。4月1日,市中医院骨伤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全市首例人工智能辅助膝关节置换术。这项“黑科技”目前在省内仅有省中医院和常州一院开展,这标志着市中医院依托“太湖人才计划”王坤正团队技术,开始涉足“数字骨科”领域。
74岁的沈女士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0年,1个多月前加重,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影像学表现为左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明显,多方求医均考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该院关节骨科主任徐兵介绍,考虑到患者身高较低,常规假体大小可能不适合,因此需要非常精准的术前规划。市中医院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开展了堪比“北斗”导航式精准的术前规划,术前进行膝关节CT扫描,然后医生在系统中输入扫描数据,系统就自动进行三维重建和精准分割,自动匹配合适的关节假体型号、规划最佳安放位置和角度,最终生成交互式的规划报告及模拟手术结果,让医生对手术位置、角度一目了然。术中的截骨位置及厚度、假体的大小、角度、安放位置等,与术前规划完全一致,无需像往常一样在术前、术中反复测试和比对,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了手术速度。患者术后下肢力线也得到完美恢复,有效减少了人为误差,术后两天即可下地行走,如今正接受进一步康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置换在内的机器人骨科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去年,市中医院与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团队王坤正团队签约合作,成为我市卫健领域“三名”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王坤正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在数字骨科、机器人骨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该团队成员、西安交大附属二院关节外科行政副主任杨佩介绍,目前外科已迎来机器人手术时代,如达芬奇机器人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而机器人骨科的优势是手术越来越精准,如在关节置换方面,尤其是在面临关节畸形等复杂患者时大有作为。此外,在脊柱外科手术方面,机器人手术也同样显现出优势,可以避免因钉子稍有偏差造成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卫文)
链接
王坤正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关节外科学组组长,目前在国内数字骨科领域颇有建树。早在2019年,市中医院就成立了王坤正主委名医工作室。市中医院的刘氏骨伤疗法在无锡乃至全国颇有名气,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坤正团队将和市中医院骨伤科团队一起,更好地发扬这一传统中医优势项目,打造数字骨科,追求精准医疗。未来,王坤正团队将以市中医院为主体,引领中医骨科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关节病临床预防与诊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