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盘泉
水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物质,水是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应喝1000毫升-1500毫升水,才能满足生理活动需要。
43年前,我家住在老城厢,最困难的似乎就是吃水问题,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喝。我家有只大水缸,直径70厘米,高100厘米,可盛放3担多水,供一家三口吃一个星期。我家在小巷深处,自来水供应点离家有100米,当时一分钱一担水,1角钱可购10根筹,即可挑10担水,挑水桶不准自备,按统一标准由看水点定做,坏了更换时由大家出钱分摊。挑水桶分大桶和小桶两种,一根筹用小桶挑可以挑两桶,我力气小,每次挑水只能用小木桶,挑满一缸要走7个来回,相当于跑1400米。这种苦活,虽说一周仅一次,但总是累得我上气不接下气,身上衣服湿透。为了减少挑水的辛苦,我曾开动脑筋,买了4个大轴承作为滚轮,装上木板,自制了一部手推车,改挑为推。但事与愿违,由于小巷地面到处坑坑洼洼,一桶水从看水点推回家,即便小心翼翼慢慢推,到家里也只剩下半桶水了,得不偿失,最终作罢。
除了饮用水靠挑自来水外,家中洗菜、淘米、洗衣服、刷马桶、洗澡等日常用水,都舍不得用来之不易的自来水,得到隔壁邻居家的水井中用自备的小铅桶打水。家里还备了一个小水缸,作为洗汰水的专用盛水缸。有一年,天旱雨少,打水井也排起了长队,大家体验了一回“上甘岭”的滋味。
1994年,因城市建设需要,老城改造拆迁,我家搬入新居。发现自来水龙头已经接进户时,全家人喜出望外,大小两只水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我再也不必为挑水、拎水的苦差事而烦恼。投资3万元对新居进行了简单装潢后,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自来水龙头24小时供水,随取随用;安装了“阿里斯顿”电热水器,可以有热水洗手、洗澡;结婚时买的两只马桶靠边站,用上了清洁方便的抽水马桶……冬天洗澡要到老虎灶排队的情景从此一去不复返。
2005年,水表出户改造,惠泽广大百姓,解决了我们大楼住户轮流抄水表的烦忧。日子越过越好,节能勤俭的传统却没有丢。曾经的两口水缸换作两只塑料桶,盛放淘米、洗菜、洗衣服剩下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每月能够节约不少。
(作者住址:梁溪区清名桥街道沁园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