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梁
金山北科技产业园,坐落在山北大桥西侧、京杭大运河和锡宜溧运河中间,是全市最低洼的地区,当地人称之为“镬底塘”。因为被夹在两条河流中间,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双河上,从前这里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无灾。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双河上人祖祖辈辈吃尽了水涝灾害的苦。当地曾经流传一首民谣:“有女不嫁双河郎,每逢大雨或汪洋,田里稻麦全泡汤,十年倒有九年荒,男女老少泪汪汪,扶老携幼去逃荒。”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千方百计筹集了大笔资金,在圩堤内十几条大小河口建起了水闸和排涝站,每当大雨来临,就关闭闸门,开动大小直流泵日夜排水。同时在双河两岸筑起了15公里长的钢筋水泥混凝土驳岸,组织青壮年日夜巡逻护堤,终于根除了千年水患。因为地处惠山北麓,从此改名为山北乡。
后来,这里的大片良田改种蔬菜,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农民们便在绿油油的菜地里引水浇菜。每天清晨,一车车新鲜蔬菜运进城里大大小小的超市、菜场。一排排塑料大棚里,栽种着从外地引进的精细蔬菜;一方方鱼池里,养殖着青鱼、草鱼、鲫鱼、鲢鱼等鱼苗。开捕时节,鱼塘边上站满了人,当活蹦乱跳的鲜活大鱼被一张张大网捞起来时,围观的人便欢呼雀跃,呈现出一幅人欢鱼跃的生动画面。此外,这里还建起了一排排猪舍,每年上市肉猪2万头;红星养鸡场和养鸭场供应鸡鸭和鲜蛋,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
改革开放以后,山北乡撤乡建镇,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筑巢引凤,轻纺、橡塑、造纸、航海电器、标牌、光电产业等3800多家企业相继落户,给山北的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插上了一双双金色的翅膀,金山北科技产业园因此得名。勤劳淳朴的山北农民纷纷进厂当上了产业工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园区面貌大变样,一条条棋盘格似的水泥通道宽敞平坦,道路两旁种植了各色行道树,轻风拂过,枝叶摇曳,远远望去,恰似一条条绿色长龙,给金山北科技产业园增添了蓬勃生气。16路公交车在园区内有数个停靠站点,为上班族提供通勤方便。
每当夜幕降临,远远近近的村庄亮起灯火,园区内明明暗暗的灯也次第亮起,汇成一片灿烂的灯海。我不禁想起郭沫若所作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每当东方破晓,金色的阳光洒遍神州大地,金山北科技产业园里清澈明净的小河、四通八达的水泥通道、鳞次栉比的标准厂房、川流不息的车辆行人,也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这里的人们奋发图强,敢为人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为“金山北”增光添彩,使之成为改革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作者住址:山北街道山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