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创新,必须要下“绣花针”功夫。如今,随着城市化率的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崛起,城市群、都市圈加速形成,人们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逐步转变以往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何打造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格局,实现城市治理创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治理思维、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
转变治理思维,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城市交通现状、房价调控、外来人口迁移、生产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保障等都是时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推动城市治理创新需要在聚焦民心、补齐短板、改革创新上下足功夫,牢牢把握全周期管理意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机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动态治理,推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城市建设共同体。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场运行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各系统要素,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抓住城市治理中的重点,才能突破难点、创造亮点。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人才,规范城市治理标准,抓住法治化这一关键点,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从法治层面打造无锡城市治理的新局面。从源头严厉打击一切危害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行为,不论背后的“保护伞”多大、“关系网”多密,都要让黑恶势力、不法行为受到惩罚。
“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道出了城市治理的核心价值与根本遵循。城市治理创新亟需转变思维、学习治理理论,既要紧跟国家的政策文件导向,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追求城市治理创新的同时彰显城市情感温度。城市治理目标与人民群众期盼时刻保持一致,坚守为人民服务这一“圆心”,凝聚力量绘就最大“同心圆”。
提升治理能力,要大力实施“两大工程”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一方面要建设“五融工程”,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人民群众的主体优势、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群团组织的协同优势相融合,发挥政治引领、价值导向、科技支撑的强大作用,全方位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随着新兴文化、技术的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城市治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无锡作为“物联网之都”,科技在“城市大脑”建设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在进行城市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硬核”科技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职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促进城市发展,将城市治理与“城市大脑”建设实现水与乳般的交融,为创新城市治理提质增效,使无锡成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
另一方面,围绕无锡城市特色,锻造“精品工程”,做到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城市生态的密集型、多变性、复杂性驱动着城市治理者们因地制宜创设新的治理方式。无锡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开放步伐越来越大,对于无锡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而言,开发出适合市情、可行性高的本土治理方案是势在必行。
城市治理创新离不开基层,强化基层设施建设,梳理城市“毛细血管”,需要各级干部用心用情,在为民服务上精益求精。基层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强化基层建设,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城市治理才能收获最大成效。下“绣花针”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巧心,久久为功,绣出独具一格、值得称道的城市品牌。
完善治理体系,要突出市域特点
城市治理“千条线”,“绣花针”作用当下立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生态景象、发展模式等。既不能追求“摊大饼”式的扩张性发展,也不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畏缩不前。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健全以主要经济发展区域为中心,其他区域板块协调发展的格局,发挥无锡各个地域优势,推动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及良性互动,创新城市治理,实现成果共享。促进城市结构布局优化,统筹城市发展的经济需要、政治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等,层层科学布局,以“点”的突破带动“线”的连接,以“线”连接带动“面”的提升,最大化利用城市空间,达到城市空间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管控的目的,最大程度消除空间的负外部性。打造生态城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城市发展共同体,契合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诉求。漫步于无锡的大街小巷,只要一抬头或一俯首便能看见阳台上、小道边的一片片绿色、一簇簇鲜花,直观感受这座生态城市的勃勃生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勇于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段突破无锡在城市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汇聚发展新动力,打造城市新品牌;聚焦城市治理,党建引领共同发力。恰逢其时,结合建党一百周年,将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做细做好,形成“市、区、镇、街道、村”五级联动机制,层层传递、互联互通,为城市治理创新输送“养分”,持续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径。
下“绣花针”功夫,写无锡城“锦绣文章”。对于无锡这座城市而言,实现“绣花”般精细治理的不断推进,关键在于要将“针尖”真真切切地对准“疑难杂症”,将“针脚”实实在在地织得更细更密,这样才能为老百姓绣出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作者单位:无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