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六股气”

  □ 倪汉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这既是对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很高的政治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考验,纪检监察干部要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涵养“六股气”。

  要有刚正不阿的正气。纪检监察干部承载着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肩扛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在反腐败斗争中经常会遇到情与理、公与私的考验,必须具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品格,展现一种浩然正气。这正气不是个人行为,不是一时之气,而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着党纪国法,代表着惩治腐败的决心。面对歪风邪气,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拍案而起”“怒发冲冠”,始终做到旗帜鲜明、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要坚决顶住说情风、拒绝潜规则、摆脱关系网,真正成为公平和正义的化身,成为无私和无畏的典范。

  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操守,更是脊梁所在、生命所系。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甚至还会遭受威胁和恐吓。面对这些情况,敢不敢较真,能不能亮剑,是检验纪检监察干部党性纯不纯的“试金石”。如果一事当前先考虑自己,就不可能有勇气;如果欺软怕硬、趋炎附势,就不敢较真碰硬;如果被世俗、人情所困扰,也不可能铁面无私。必须自觉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国家建设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摒弃“好人主义”处世哲学,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

  要有蓬勃向上的朝气。纪检监察工作既辛苦又清苦,有时还会“遭白眼”、受委屈,付出的往往比常人更多。但既然选择了纪检监察事业,就要始终牢记使命,看到肩上的担子,增强光荣感责任感,蓄足精气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积极进取、主动作为。要自觉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执纪、查案办案上,始终保持名利上的平常心、工作上的责任心、事业上的进取心;要保持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要有贤能通达的才气。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法纪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如果能力素质不过硬,不会办案或者办不了案,不但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就连腐败分子也会瞧不起我们。作为纪检人,必须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既要深入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加强对现代经济、金融、科技、管理以及社会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层次,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执纪办案本领。

  要有勇于创新的锐气。锐气是一个人思想、品行、魄力的综合体现,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更加凸显,但腐败花样、手段不断“变种”。作为监督执纪者,要在打破思维定势中寻求突破和超越;要善于用新手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摸清重点领域、关键要害部位的规则,多出新招、奇招、实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要有百折不挠的骨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硬、形象好,检查监督才能理直气壮,执纪办案才能挺直腰杆。要有视形象和声誉如生命的强烈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用权的底线;要常怀律己之心,以“日日弹尘、天天洗脸”的精神涤荡思想,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锻造自己,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在遵章守纪上丝毫不含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良好的品行操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信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的百年历史,既镌刻着党的初心使命,也书写着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纪检监察干部要立足岗位、提高站位,强化监督、担当作为,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积累奋进力量。

  (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监察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