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这台收割机“自己劳作”

无人农机助力新吴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本报讯 又“稻”一年丰收季,在鸿山,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随风轻摆。稻田中,一台收割机正轰隆作业,来回忙碌。走近一看,收割机里并没有人,机器全程自动收割(如图)。这是记者昨天在新吴区马家里智慧生态农场见到的一幕。

  这辆“自己劳作”的收割机是农场今年秋收前刚刚改造好的无人收割机。不过,无人驾驶并非意味着无人操控。在农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室里看到,一面由四块55吋液晶显示屏拼接而成的大屏幕上,整个农田的实时情况一览无余。这里建有一个智慧农机作业综合管理平台,“幕后操纵者”是农场负责人老邹。他坐在大屏幕前,认真观察着无人收割机的工作情况,时不时通过手机上的自动控制平台给无人收割机下达作业指令。“不用风吹日晒,坐在室内就能收割稻子,真方便!”老邹笑着告诉记者,农场这次共改装了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和无人收割机共4台无人农机,这下农场耕、种、管、收都有了智能助手。

  在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助攻下,无人农机变得“武艺高强”。负责改造无人农机的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刘京朝介绍,这台无人收割机是在洋马YH1180型号收割机基础上改装而成,升级后的收割机通过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内置AI智能算法,自动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实现了割台、脱粒、卸粮离合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作业速度,自动调头等。作业也更精准,可有效避免重割、漏割。收割机上安装的毫米波避障雷达,还可精准识别障碍物,如果有人靠近作业中的机器,它能迅速感应到,立马停止作业,保证作业安全。

  无人农机的使用,助力农业生产跑出了“加速度”。刘京朝说,无人农机可实现24小时无休作业,工作效率比人工操控的农机高出50%左右,一人可同时操控数台机器,能节省大量人力。新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马家里智慧生态农场的智慧农机作业综合管理平台将接入区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农业作业全过程远程监控,同时在全区进一步推广使用智能化无人作业。(刘丹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