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兴
“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和夏管。因为这三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都集中在夏季,所以称之为“三夏”大忙。
夏收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芒种”一到,大片的麦子就黄熟了。在烈日的照射下,走上田塍阡陌就能闻见风吹麦浪沙沙作响,似乎在告诉人们麦收季节已经到来。回想当年,农村有句民谚:“稻要养,麦要抢。”说的是割麦子必须抢时间,赶速度,且当天割麦当天登场,不能让割下的麦子在田间过夜。开镰收割第一天,生产队全体社员聚集在村口,待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大伙儿便排起长队,浩浩荡荡奔向田野,大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气势。当日,社员们就收割了十多亩麦子。
麦子一登场,就开始脱粒,这些农活就由妇女社员来完成了。男社员们开始翻耕麦田。夏季气候多变,有一次,正当我们使足力气在田间翻土时,突然看到西南方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这时猛然听到生产队长一声哨响,我们十多个壮劳力毫不迟疑丢下手中的铁耙,飞也似地奔向麦场,抢收一堆堆麦粒和一捆捆尚未脱粒的麦子,大家铲的铲,扛的扛,急匆匆往离麦场最近的社员家里搬。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拼抢,终于把所有麦子转移进了屋。就在清扫场地的瞬间,天空一个响雷,紧接着大雨滂沱。社员们粘着麦屑、淌着汗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夏种
夏种是从耕翻麦田开始的。当年一个大队仅有一二台手扶拖拉机,所以翻土任务大多只能靠男劳力手举“九斤王”大铁耙(重量约九斤的大铁耙)来完成。耕翻后的麦田经过烈日烤晒,再灌上水,土壤就会变得松酥柔软。此时,男社员们就会把储存在田旮旯灰仓里、经过发酵的河泥一担担挑到水田里(俗称“发水担”),唤来放忙假的孩子们将其均匀地撒到田里,再由社员们把水田耙得平平整整,之后就能插秧了。
说起插秧,便会想起唐末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这不正是我们当时插秧情景的真实写照?
插秧是个技术活,它不仅要求插得直,还得插得快。由于各个秧手技术有高低,所以一开始虽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没多久相互间就会拉开距离。插得快的早就退到后面去了,插得慢的还在前头。最尴尬的是两边秧道上都是“快手”,中间夹着一个“慢手”,这在当年被称为“裹馄饨”。被裹在中间的秧手会觉得很没面子,有的就耍起小聪明,偷工减料“放段头”,即任意拉稀秧距。若被队长发现,必定会遭到一通臭骂,甚至要罚他把已插下的秧苗统统拔掉,重新按规定的秧距插秧。
夏管
夏种一结束,社员们就马不停蹄地投入水稻的田间管理。秧苗插到水田后就称为稻苗,而稻苗经过十多天的生长,就得耥稻。耥稻是用耥耙在水稻行间除草松土。耥过稻后,再给这些田块施追肥、喷药除虫,促进水稻分蘖。
夏管中最辛苦的一项农活要数耘稻了,就是在水稻分蘖期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这时候,必须把稻田里的水全部放干,男女社员一字排开,手指套上竹篾编的节头套,弯下腰直接用双手边除草边松土。耘稻有个老规矩叫“退缩耘稻,棵棵摸到”,即每人包管六棵稻(胯下两棵,左右两边各两棵)。一边向后退,一边把稻株周围的杂草拔起来打成结,然后用脚将其踩入泥中,使其腐烂后化作肥料。对无法拔除的牛毛草之类即用烂泥将其糊没,经烈日烤晒后就会板结在泥土中死去。
耘稻之所以最辛苦,因为那时正处在“处暑”节气前后,高温酷热,可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而且整天弯着腰干活,腰酸背痛令人难熬,傍晚时分还要任蚊虫叮咬。社员们每天早晨五点前下田,中午仅休息两小时,然后一直干到晚上八点才收工。干完农活的男女社员踏上村头,个个都佝偻着身子,难以挺直腰背走路,而且浑身湿透,汗水混着泥水。大家急急忙忙奔向小河码头,一洗疲惫。耘稻过后进入搁稻阶段,“三夏”大忙也就结束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三夏”大忙已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然而,作为亲历者,每当想起,依然有万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