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探赜我国现代母语教育之源

  □朱琳、姚伟琪

  20世纪20年代,为推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建设,我国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开启国语教育。而小学母语教育的推动与实践,正是在国语推广背景下开展的。母语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文化根基,小学阶段的母语教育关乎根部建设。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季康教授的《民国小学母语教育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探究我国现代母语教育发轫时期的佳作,作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入选了光明日报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朱季康教授以历史学者的深厚底蕴,长期躬耕于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这部著作充分体现历史学、教育学双重视野的融合,既浸透着对于垂髫少年母语学习的关切和慈怀,又饱蘸着对近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深思和情怀。

  该书将包罗万象的教学实态和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态,一并呈现,从三个维度思考民国时期母语教育:

  一是国家统一的需要与尊重各民族、各地区多元化发展的实际。作者将微观的小学母语教学始终放置在近代中华民族构建的宏阔视野下。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抵御西方殖民主义的语言侵略,为实现通用语言的统一、促进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民国时期我国开展了国语运动,这也是作为“自觉”意义上近代中华民族的构成要件。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小学母语教学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瞩目,也是当时教育界的倾力之举。该书分为十二章,前三章主要探讨民国母语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历史状况和现实差异,进而阐述民国小学母语教育的制度与政策,且分阶段、分区域、分党派政府进行分析。作者既着力于汉族地区的各地差异,也聚焦边疆少数民族,从西北塞外,到西南边陲,再到东北关外,分别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着重剖析民国小学国语教育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的重重困难,这其中有居住环境、生活状态、社会结构、经验传授传统、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甚至部分少数民族的宗教领袖们的阻挠等多方面原因。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在教育价值认可方面,相对汉族更加薄弱。此外,作者还将研究视野延伸到台湾地区和海外华侨群体。可以说,作者从个人到群体,从各少数民族到整个中华民族,从不同地区到国家层面,向读者呈现出全民族为塑造普遍能接受和应用的统一语言体系和缤纷多姿的母语教学而做出的努力。

  二是在“教”的层面,笔触之处皆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学成效如何”。作者首次系统梳理了我国现代母语教学开端时期开展母语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第四章探讨民国小学母语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第五章涉及民国小学母语教科书内容;第六章梳理民国小学母语(国语)教学参考书与学生读物;第七章专论民国小学母语教育的师资问题;第八章则从识字、语言、语文(读文)和作文等方面谈民国小学母语教学的各单项教学内容。可谓资料翔实、论证细致,且呈现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例如在小学国语教学参考书方面,溯源了有关通论、国音、国语会话、文法、教学法、词典以及测验等方面的小学国语教学参考书。甚至对当时的朗读法进行解剖式分析,当时的小学母语教学一线工作者将朗读分为泛读与精读、集体朗读与单独朗读等。朗读又细分为不同腔调,例如官话区域的读散文腔调、吴文化区域的读韵文腔调等。这些总结,对于今天的小学母语教学,仍不乏借鉴性、启发性。

  三是知识精英群体的擘画、反思与社会大众的态度、反响,即从社会舆论、社会反馈角度窥察民国小学母语教学的社会生态。关于民国小学国语教育,呈现出“两极化”现象:一方面,国语教育的推行大多依靠学术界、教育界人士的倡议与实践,特别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而兴起的国语潮流,为学界认真思考并研究汉族母语统一及小学母语教育思想塑造了氛围。从这些声音中,体现出国家意识觉醒下的民国知识精英对小学母语教育的学理性、自觉性的思考。从而也使得小学母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小学”“母语”“教学”这些关键词,而达到公民权责、民族文化、国家统一等维度。另一方面,从大众化过程来看,普通民众对小学国语教育的能动性一直没有得到积极调度,相形较为钝化、被动,这与知识精英群体的“一头热”形成较大反差。著作第十二章对民国小学母语教育为社会带来的正负效应进行了评价。

  同时,该书也以客观辩证的态度正视了民国小学母语教育推进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国语推广与少数民族小学母语教育的矛盾、国语标准中的过度政治考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忽视部分民众对小学母语教育的排斥以及部分地区过于重视少数民族母语独立性而导致对统一国语的漠视等。

  母语教育是个未竟的话题。在当下国际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走向世界,利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及国际声誉等,本书也从历史的视角提供了不少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