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总少不了环保志愿者的身影。江苏志愿服务网显示,无锡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志愿服务队伍达557支,活跃着的民间环保志愿者约10万人。然而,专业知识不足、服务内容单一、活动效果欠缺等问题也困扰着这些“草根”类民间环保组织。如何利用好这股社会力量,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合力推动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书写环保志愿服务“进化论”?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专业化,提升环保服务“内涵量”
最近,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的邱军民有点忙,除了开展一天两场的公益集市,还要带着孩子们去长江边一起净滩、观鸟。从2012年加入环保志愿者行列,一晃10多年过去了,从最初的收集废旧干电池,到领着学生采集土壤、水和空气样本,再到将环保集市开进社区、商场,邱军民愈发觉得知识不够用了,“有时,孩子们一个问题就把我给问倒了”。
“政府能不能给我们更多指导、培训?”这是很多民间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的“刚需”。据了解,相比于前几年志愿者年龄普遍较大的现象,如今的队伍越来越“小青新”,涌入了更多年轻、专业的新鲜血液。
去年成立的锡环环保志愿服务中心就是依托市环保集团组建而成的,其中团员青年志愿者超过三分之一。为全面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中心还邀请集团内资深环境工程师,聚焦锡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累计组织专题培训14次,通过“点单模式”开展河道治理、垃圾分类、法律援助等有针对性的青年志愿服务。
项目化,扩大环保公益“品牌力”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E路潜行—生态志愿服务”是我市2022年度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们紧紧抓住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全国各地开展生态调研、水质检测、直播带货、支教宣讲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践行“两山”理论。该项目形成的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市引导和扶持环保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个缩影。
“探索推行志愿服务项目化,一方面能激发大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挖掘、培育更多能持续推广的环保公益项目。”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处处长周洁介绍,我市每年都会征集一批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扶持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军嶂古道在“驴友”间声名鹊起后,随之带来不少环境问题。作为我市第一支行走在古道上的“环卫队”,欢乐义工环保协会从2015年起就每周末组织志愿者沿古道A线1—6段20公里及周边社区捡垃圾、贴标语、安放垃圾桶。该志愿服务项目也由于广泛的参与性和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成效,在去年的小额资助评审中脱颖而出。
融合化,形成生态共治“一张网”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隔离,降低生产噪声”“治污设施一定要注意稳定运行”……今年以来,市绿色发展企业环境守法援助中心组成普法宣讲小分队,走访相关重点企业,主动上门送方法、提建议,为企业绿色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随着大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环保志愿服务内容正逐渐摆脱“老三样”,朝着丰富多元的领域发展。“环保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环保事务的触角可以更加宽广,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环保技术推广、环境公益诉讼等。”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金路说,作为政府部门,应做好“融合”文章,积极搭建平台、盘活资源、打造课程,形成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学校、科研院所等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张网”。
据了解,无锡现有65家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如何有效整合优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资源,如何将更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从而汇聚起强大环保合力,让无锡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丽,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陈菁菁、夏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