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荣氏梅园:近代中国第一山林公园

  □吴 歌

  无锡梅园的名气已经很大:江南四大赏梅胜地之一,无锡春天开始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却总觉得还缺少了最重要的一项:近代中国第一山林公园。这个名谓,才真实表明了梅园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园林界有句行话:明代园林看苏州,清代园林看扬州,近代园林看无锡。意思是,苏州、扬州和无锡的园林是三个历史时代的标志。中国史学把1840年至1949年看作中国近代史范围。近代无锡园林,以荣氏梅园为发端。就荣氏梅园的建设年代和美学风格、形制规模而言,称它为近代中国第一山林公园,当之无愧。

  荣氏梅园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30年。这是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也是无锡趁着民族工商业发展而迅猛崛起的时期。历史文化学大师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如果把荣氏梅园看作一件园林艺术作品,那么,它既是造园者荣德生先生文化情怀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和美学精神典型性、代表性的凝聚。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无锡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荣氏梅园即是其中之一。作为近代中国园林的开篇之作,荣氏梅园既体现了农业时代的文化和美学意味,更展现了已然开局的现代工商文化的精神风貌,它继承着以往传统的精彩,更表现出面向未来的历史取向。

  耕读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耕读文化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内容。走进梅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耕读文化的深刻印记。

  荣德生先生建造梅园的计划,以梅文化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审美原则。他在1912年的日记中说:“决定在东山购地植梅,为梅园起点。明年二月,先种一千三百棵于中段天心台一带。”第二年又购地一百五十亩,计划“数年种梅三千株,其他花木,四时不谢”。第三年,建造了香雪海屋三间,梅园建设粗具格局。再三年,陆续建成诵豳堂、揖蠡亭、荷轩等。这些景观建筑散落于山坡、泉流、水塘和梅林之间,整个景区依山势铺陈蜿蜒,大片梅林作为主要景观,厅堂亭轩成为其间点缀,一派天然混成,毫无雕琢之意。

  中国的梅文化起源很早,而且与荷花、桃花、牡丹等不同,早期梅文化是从实用性和与农事关系上建立认知的。《尚书》中有“盐梅和羹”的理念,以梅子的调味作用,讲宰相在官场国政中的重要作用。《诗经·召南》中“摽有梅”一诗,主要以采集梅子的农事操作,讲男女婚嫁要适时不要失时,把农业生产“应和时令”的经验转用到人生规划中。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以梅花的色香形态为审美的认知,唐宋之后进一步深化为对梅花象征意蕴的审美,梅文化由此成为农耕文明时代的一种重要审美理想和人格理想。

  与无锡咫尺之间的苏州邓尉山,向有“邓尉梅花甲天下,望中无地不栽梅”之誉,邓尉大片的种植梅林不仅供人观赏,更是一种农林果实的生产,许多果农就是靠着这些梅林刨食谋生的。《光福志》记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古诗亦有咏:“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荣德生先生以梅为园,种植果梅,当有鉴于此。梅园当时出产的梅子,是被用来加工蜜饯的。

  梅园的核心区域有一座重要建筑“诵豳堂”,建造于1915年至1916年,荣先生在日记中有一段说明:“正厅名诵豳堂,取《诗经·豳风·七月》章,余自拟也。” 《豳风·七月》是一部农耕文明时代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指南,在年终丰收欢庆宴会上颂唱,同时作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学习传承。稍后几年,荣德生的别墅建成,取名为乐农别墅,更加说明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农本思想是如何深入这位新兴工商巨子心灵的。

  传统耕读文化的耕与读两个方面,对于人们是有不同意义的。耕,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主要解决温饱问题,这是活着的基础。读,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品德,解决发展问题,这是人生的出路。

  从念劬塔下东行,途经宗敬别墅、秋丹阁,再走几十步,便到了一座楼下,楼名为“经畬堂”,又名“豁然洞读书处”,是耕读文化的一个地标性景观。荣德生是无锡新学的重要创办者和实践者,但经畬堂与他所创办的其他新学不一样,这是一所私塾形式的书院,实行的是传统与新学兼容的精英式教育。1948年,荣德生回望梅园的读书成果:“豁然洞人才大多精研学理,品德优良,从事社会事业或自创企业,颇不乏崭露头角者。虽非纯粹技术,亦能有裨实用。”办学10年,豁然洞读书处仅招收100多人,这种小规模的书院式精英教育,无疑是传统耕读文化在工商时代的一次有益创新和实验。

  隐逸文化和人格追求

  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东山”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意义。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晋名臣谢安早年辞官后曾隐居于会稽东山,后代文人从此以东山为典,指代隐居或游憩之地。荣德生先生选择在无锡城西东山而非工厂所在的市区,建造别墅山庄,隐逸文化有其重要影响。

  梅园老大门右侧有一湾泉水,荣德生先生亲自取名为“洗心泉”。唐代司马退之写过一首《洗心》诗,而梅园中设有小罗浮、招鹤亭等景观,恰与该诗中所言相适。所谓洗心,就是洗涤凡心、尘心、俗心、杂心。司马退之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典型的隐逸精神,德生先生无疑与其有共鸣。

  梅园曾是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桃花一向是中国文化的宠女,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写尽了桃花盛放季节的人气鼎沸。但是,荣德生却不学“刘郎种桃花”,偏偏花重金打造了一个梅园,一口气种下数千树梅花,清晰地表明了他内心的美学向往。

  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的美学意义大约定型在唐宋时期:清新、高妙、孤傲而超然。陆游的梅花诗写与梅花相伴的隐逸生活:“欲与梅为友,常忧不称渠。从今断火食,饮水读仙书。” 江南是赏梅胜地,杭州小孤山、苏州邓尉山、南京梅花山皆有名,荣氏修筑梅园固然与江南梅文化相关,但更多是出于他们精神上与梅花的共鸣。荣智健先生曾说,荣氏家族的精神就是梅花的精神。

  与传统的文人逸者不同,荣氏兄弟是在自家工商实业欣欣向荣之时修筑梅园的,因此,梅园的隐逸文化取向也与传统有别,不是纯粹的隐逸避世、远离现实,而是积极的开拓生活、超然尘俗。办实业,经商做生意,随时都置身于红尘滚滚、繁琐庸俗之中,但心灵向往着高洁、清新、超然,就在梅园这方隐逸世界之中,与清泉梅花相伴,而得以沉淀,得以安宁,得以悠然。所以,梅园隐逸文化的精神本质,就是修身养性,寄托心灵,汲取精神动力,这是一种积极入世且不忘初心的文化取向。荣氏亲家杨道枢先生曾为梅园撰联:“有客登临一园占尽湖山胜,与时俯仰数点能回天地心。”与时势俯仰,得天地正心,正是梅园这种文化取向的形象表达。

  工商文化的开放进取

  荣氏梅园的工商文化特征非常强烈,这固然是荣氏工商企业家的身份所致,更是时代的进化发展所致。

  中国稳定而漫长的农耕时代,在1840年之后被坚船利炮轰开裂缝。1860年之后,新兴的工商业陆续在被迫开放通商的中国沿海和沿江城市发展起来,新兴上海迅速超越古城苏州,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富裕发达城市。这一超越,可以看作工业时代蚕食并将取代农耕时代的重要标志。就在过后的几十年间,小小的无锡县迅速超越了常州府城和苏州府城,成为江南的“小上海”。

  农业文明的巅峰之作苏州园林和徽商庄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讲究雕琢精美,二是强调私密性。

  荣氏梅园里,是找不到犹如苏州园林和徽商宅院那般华美精致的传统建筑的。梅园里的几个亭子,如天心亭、招鹤亭虽然是传统亭子形制,却毫无雕梁画栋,竟是一派天然淡泊。诵豳堂是收购了西乡一家望族旧房移建而来,民居风格,古朴典雅、简洁稳重。乐农别墅是木构梁架、砖石墙体、中式屋顶、穹门拱窗,属于晚清和现代交接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太湖饭店、宗敬别墅、经畬堂、秋丹阁、敦厚堂等,都属于中式为本、兼容西式的砖混结构近代建筑,与苏式园林为代表的传统江南园林和徽商庄园截然不同。浒山之巅建有操场兼网球场,与青砖黛瓦、拱门圆柱、中西混合风格的敦厚堂两相应对,构成了鲜明的工商时代美学风貌。

  梅园是开放的,向所有民众敞开,表现出充分的公共性取向。1920年,梅园的东山部分建成,荣德生在日记中说:“梅园布置益备,四时游人不绝,马路四通,全乡生色。”他不仅为梅园的基本建成而兴奋,更为游人众多、不绝来往而高兴。可见,荣德生一开始就不是只把梅园作为私人别墅庄园,而是作为公共园林建设的。这种不同正是旧时文化人物和现代工商人物的文化心理差别。

  实用简洁、砖混结构、中西合璧而不失古韵的建筑掩隐于山林花树之间,与整个梅园形成一种天然本色、大开大合的山野园林风格,向社会开放的运营方式,这既是荣氏梅园对于中国园林发展的一次历史性创新,也是近现代工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结晶,成为特定时代的精神和文化标记。

  园林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荣氏梅园是无锡工商文明最初阶段的重要标识之一。无锡在晚清出现了近代工商实业,成为其时中国率先进入工商时代的城市,并迅速崛起。如果说,近代无锡的发展是中国进入工商时代的先声和最初成果,那么,荣氏梅园就是这一历史时期园林文化的具有典范意义的重要成果,亦是无锡工商社会文化发展的精彩成果。

  无锡现代工商家族中,杨氏的“潜庐”和薛氏的“钦使第”均建于19世纪末,早于无锡其他工商家族的园林或山庄,但这两处园林,无论是建造时间、设计理念,还是美学取向,都称不上无锡进入工商时代的现代园林标识。

  1911年,绵延2000多年的帝制被推翻。以荣氏梅园为开端,无锡工商企业家群体出现了一个造园热潮,据《无锡园林志》(2013版)统计,当时大约建造了20多个园林、山庄。梅园不但是其中最早的一处园林,也是工商文化色彩最为鲜明、与传统文化融合最好的园林。

  在全国范围,荣氏梅园也是中国第一代民族工商实业家建造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开放型山林公园。梅园不仅体现了那一代工商实业家的理想、情怀和追求,还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精神脉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荣氏梅园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山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