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今夜‘梁’宵·运河汇‘聚’”运河汇《二泉映月》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全球首演新闻发布会在运河汇游客集散中心举行。
经过三年建设,这一占地6.2万平方米的原无锡钢铁厂地块,已全面焕新。不久的将来,运河汇将充分利用游客集散中心的功能,以滨水艺术商业街区的形式,让美好生活在此汇集,让八方来宾感受不一样的无锡运河。
期待
原创芭蕾舞剧28日首演
“我们看到了用灯光勾勒的建筑影像。”在古运河锡钢浜的驳岸平台上,由丝网构筑的舞台正在进行灯光调试,恢弘、唯美的场景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打卡。
“文旅融合,人气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而市民、游客会问为什么要来这个街区。”梁溪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荆洪明说,即将在4月28日首演的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一。
作为无锡本土首个文旅实景演出的芭蕾舞剧,这场演出突破了传统芭蕾舞剧的演绎模式,将首次采用特殊的丝网介质进行投影,勾勒出无锡地标建筑及特色民居,结合全息光影冰屏影像技术水陆联动演绎,打造光影沉浸的芭蕾舞剧体验。记者在现场看到,投影在金属丝网上的建筑图像,远远望去犹如飘浮在空中,场景如梦如幻,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阿炳的《二泉映月》不只是无锡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场芭蕾舞剧的国际视野,能拓宽本土IP的输出之路。”该剧导演吴焱表示,他对演出充满了期待。他告诉记者,该剧不仅打造了全球最大丝网舞台,编创人员更是对民族经典音乐《二泉映月》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再创作。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是综合原创编剧、创新舞美、先锋光影、艺术芭蕾、民族音乐于一体的创新舞剧,剧中“光之少女”的形象,将带领观众走进阿炳坚毅、乐观的精神世界。首演结束后,5月1日还将再演一场。
探索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新模式
作为江南古运河度假区重要板块,无锡运河汇项目以古运河为中轴、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中心,保留了部分原无锡钢铁厂老厂房,对工业遗产进行活化利用。“运河汇项目是一次大胆的‘闯’和‘试’,可以说是文商旅融合的典型项目。”荆洪明表示,运河汇项目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点周边,位于无锡地铁5号线上方,在规划上进行了大胆突破,由央企和市、区国企联合打造,投资13亿元,经过三年的打磨,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市民游客新的打卡点。
“三分建设,七分运营。”作为运营主体,梁溪区清楚地认识到,既要承接历史,又要打造运河新地标,招引什么业态、如何运营才是这个区域提升的关键。运河汇将以漫步式的空间格局、多样化的商业业态,打造出一个开放多元的城市会客厅。
“我们在商业以外,还做文化,避免与其他街区同质化发展。”梁溪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由国家一级芭蕾舞演员担纲的《二泉映月》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作为驻场演出,未来,运河汇还会推出演唱会,歌、舞比赛以及水上项目,以丰富的、可持续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商旅真正融合。
运河汇还有其他街区没有的优势——这里还是游客集散中心,承担了古运河无锡段的水陆客运功能,而运河汇也将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水陆双线无缝对接。因此,作为城市客厅的运河汇项目,更应承担起延续城市文脉、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
业态
供给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午后,塘南路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漫步在运河汇街区。阳光下,运河汇游客集散中心上方巨大的“1958”四个数字熠熠生辉。据了解,运河汇项目主要由游客集散中心、集盒购物中心、高街、文化山谷、水岸新里五大空间组成,是涵盖文化、商务、零售、餐饮、休闲等多重功能的高端综合体。
“新的街区将连接起南长街,与周围江南民居有机融合,成为城市更新进程的优质缩影。”运河汇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带着传承、创新、多元、国际的运营理念,运河汇项目在招商中精选业态,这里没有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电影院,有的是时尚买手街、高端品牌首店、设计师工作室以及各小众品牌,为的就是打破传统商业街区的招商模式,展示美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更具消费活力的人群。
全新的“街区+mall”规划布局,令运河汇整体建筑处于一个对外开放的状态。记者注意到,保留改造的1号厂房和3号厂房,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形式、结构形式和风格特征。设计团队根据原建筑空间形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给予了相应的商业定位。据了解,运河汇项目的建成运行,将进一步完善无锡古运河风光带配套,拓展城市文化发展空间,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更多活力,同时,也让南长街、运河汇的人气双向辐射,彼此共同促进,一起点亮无锡运河地标。
(韩玲 张月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