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探索

传承发展紫砂技艺 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史俊棠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进入二十一世纪,宜兴陶瓷经济全面民营化,特别是紫砂工艺的传承适合手工家庭作坊形式。作为行业组织,如何组织乡村富余人员有序进行传承,如何通过行业自身发展来规范传承行为,如何通过传承队伍和传承效益的扩大来反哺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这是多年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一直思考并付之于实践的工作。

  ●四方面实践推动紫砂技艺传承

  增强发展动力,培育乡村陶艺人才。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长期以来,乡村紫砂从业人员技艺技术水平不高,缺乏领军人物。协会把提高紫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将乡村从业人员纳入陶瓷专业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范围之内,通过举办艺术讲座和传统紫砂制作技艺、陶刻、装饰等系列培训和比赛,提高技艺人员的水平,数千人受益(其中乡村人员占65%以上),使得乡村紫砂从业人员的队伍得以壮大、专业水平得到提高。自2017年参加首届中国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后,范泽锋、于洪霞、范小君联袂获三届冠军,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技艺队员的凝聚力,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的涌现也带动了紫砂传承人员的成长。先后举办六届“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评选活动,确保紫砂技艺传承不断代,保持传承动力。至2022年底,六个专业村紫砂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者达2021人,并涌现了一批省、市、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增强发展活力,发挥陶艺组织作用。协会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了紫砂分会、陶刻分会、原料分会等分支机构,通过细化分工、提供精准服务,并开展多项专题活动,增强队伍活力。如紫砂分会与西望村范家壶庄合作,举办紫砂诗词大赛,一诗一壶、制壶陶刻合作,环环紧扣的活动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在业内和业外均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去年10月,协会和蜀山村专业合作社共同举办“蜀山杯”制壶大赛,并组织洋渚紫砂合作社去济南办展、组织西望紫砂合作社去东莞办展。近年来,协会积极引导志趣相投、年龄相仿的青年陶艺家组织不同类型陶艺团体,许多乡村陶艺青年自觉参与或组织了紫砂社团,并赴京、沪等城市进行巡回展出,充分展示宜兴紫砂风采。

  增强发展合力,建立村级合作社组织。紫砂传承毕竟是以手工作坊形式进行,难以形成合力,协会依靠镇、村等力量,注重整合相关组织,实现紫砂信息和资源共享。首先是建设陶协网站,适时向社会公布陶艺人员、陶艺作品、陶艺活动等信息。其次,先后在西望、洋渚、双桥、紫砂、任墅等村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各村紫砂从业人员,有序做好紫砂工艺的传承,大家依靠组织获得了更多资源,进入了更宽广的平台,得到了更多展示机会。同时,积极发挥相关院校、大师工作室的作用。由紫砂艺人自发组织、自筹资金、自主开展“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由多名国大师、省大师及一批技术能手组成公益团队下沉乡村,对丁蜀镇周边的乡村艺人从文化理论、技能实践、线上销售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项目开展两年以来,已有89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交流学习,多名学员在全国陶瓷技能比赛中获奖。

  增强发展定力,推进乡村陶艺守正创新。大浦村残疾妇女夏淑君是紫砂从业者,作品屡获好评,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汤渡村唐黎萍坚持诚信经营,2019年7月当选“中国好人”诚实守信典型。双桥村部分紫砂艺人慷慨解囊,自发成立扶贫解困组织,每年春节由村里提供贫困户名单,由紫砂艺人登门慰问发放解困金。多年来,协会根据宜兴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紫砂的要求,长期开展行业自律活动,适时推出“德艺双馨”老艺人典型,影响一大批陶艺从业人员。中国陶都陶瓷城常年开展评选“诚信经营示范户”“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多家经营户获得国家、省、市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表彰。协会还经常性地组织慈善捐款活动,引导广大乡村陶艺工作者踊跃参加。

  ●汇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经过二十年不懈努力,协会推进宜兴紫砂技艺传承发展、振兴乡村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富裕了一方百姓。大量的乡村富余人员实现就业,这对促进乡村村民增收、维护乡村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六个紫砂专业村居民的医保、农保全面到位。从就业人员家庭结构看,宜兴本地村民家庭3926户,外来人员家庭2186户,可以说,紫砂促进了本地经济繁荣,让本地村民、外来人员都能实现安居乐业。

  搞活了村级集体经济。紫砂专业村因紫砂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先富起来的紫砂从业人员带头修桥铺路,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六个紫砂专业村建设美丽乡村投入9200万元,村村实现了道路黑色、路边绿色,建起了多处文娱活动场所,乡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如西望村紫砂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入达10万元。

  提高了乡村文明水平。家家捶泥、户户弄陶,道美水清、鸟语花香,特别是通过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的评选,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氛围。

  增强了从业者文化自信。乡村紫砂从业者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达数百人,在国展、省展屡获大奖,名品名作走向全国多个城市,有人甚至被聘为大专院校客座教授。

  宜兴乡村紫砂传承的实践总体来看是成功的,但展望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作为政府来说,要抓紧做好原料开采保供,加强市场监管,培养线上销售专业人才。作为行业协会,要一如既往抓好手工艺人才培养、紫砂文化弘扬等工作。现有的六个紫砂专业村也应认真总结紫砂传承发展的经验,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再攀高峰。

  宜兴紫砂传承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也需要行业协会、村“两委”继续推动。这种实践是一种新的尝试,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领域,要在不断创新实践中求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