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野
“白水汪汪满稻畦,樟花零落遍前溪。”久违了的江南春雨、香樟香气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想起宋朝张嵲的诗句。
树木本无情,人常会因为在此空间与树木牵涉而生出情感,赋予人文。记得在金陵河海攻读学位间隙,曾看过一部叫《香樟树》的电视剧,剧情所述是3个同窗好友在校园的香樟树下“义结金兰”,相约10年之后重返香樟树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昨日江河,今时新岁,其间3个好友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这一段终生难忘的友情却因重聚香樟树的念想而历久弥新。
在南方,因为香樟树的芬芳特质,人们常提取樟脑,用以药用和避秽。与此同时,亦用香樟树寓意避邪驱灾、长寿吉祥、幸福和谐以及对人的约定承诺。香樟自洁,足见其性情。吴地江南,香樟树与此情缘似由来已久,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就说:“木则枫柙櫲樟,栟榈枸桹,绵杬杶栌,文欀桢橿,平仲桾櫏,松梓古度。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左思的文辞堆砌,尽是江南锦绣;妙笔生花,皆是木秀于林,而香樟位列其间。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1983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正式确定香樟树为市树,普遍推广和大力种植这种四季常青的景观树,今天城市道路两侧的香樟树大多植于那一时期。不只是我们所在的城市,就是江西九江,也与香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九江一带素有这样的风俗,每当家中一个女孩出生,家人就会在宅院里种下一棵樟树。等到樟树成材,女孩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媒婆们看到院里有樟树长大,就知道这家有未出嫁的女儿,便会来提亲。而当女儿出嫁时,这家人会将院子里的樟树砍倒,做成两口大箱子,里面装上丝绸作为嫁妆。这样,樟树不仅象征着女儿的青春和美丽,也寓意“两厢厮守”(谐音“两箱丝绸”),为女儿的婚姻送上美好的祝愿。
豫樟凝绿雪霜中,何事春来一转蓬。每年新春新雨后,梁溪河两岸香樟乘势而上“吐故纳新”,成熟的老叶像片片红唇肆意亲吻着大地,悄悄抽出的嫩芽却似婴儿般稚嫩细滑。层层叠叠的枝叶间点缀着黄绿色米粒大小的花瓣,不比樱花开得璀璨,也不如桂花那样浓甜,这似有若无的芬芳,不经意间的回味,令人神清气爽,久久难忘。此时树冠如伞,黑珍珠般的小浆果是她独特的耳饰,不小心滑落,她便害羞地低下了头。相较之下,到了秋天,每每秋风拂过,婉约清秀的香樟摆弄着耳边的鬓发,享受秋凉的惬意,也不忘送上“沙沙”的秋歌。而到了冬天,当暖阳透过她的指缝洒落一片斑驳细碎的日影,我们又看到了绿叶团簇下的生机与希望。
风散林香落浦沙,吹来何处野人家。香樟花细碎而幽香,色虽不显,但香气清远,让人提神。与百花艳丽的芳香相比,郁郁香樟树,则是清香幽幽临。它通体散发奇香,枝叶、树干无不默默奉献芬芳,《本草再新》中说香樟“入肝、脾、肺三经”,“沁人心脾”也是实至名归的。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说来也是缘,出生在北方的我,父母为我取乳名时用的是一个“楠”字,而楠树与樟树同属于樟科。俗话说性相近者情更笃,这更使得我对香樟情有独钟。春夜,窗户微开,帘动雨香,我在这静谧里释然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