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打造令人心生向往的旅居目的地

  □ 赵怀忠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愈发渴望找到一个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丰富精神世界的旅居目的地。承接好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这一泼天流量,不断挖掘新内涵、开辟新赛道,无锡旅居产业发展大有可为。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独特IP,加强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游客在无锡都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真正慢下来、静下来、留下来。

  旅居,是一种更加贴近当地风土人情的全新旅行生活方式。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愈发渴望找到一个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丰富精神世界的旅居目的地。然而,并非所有旅游目的地都能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地方虽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但缺乏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持续的吸引力,游客来了一次便无重游之意。

  提到旅居,人们会想到云南。去“有风的地方”吹散身心疲惫,来“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到“有火塘的农舍”夜话人生甘甜,云南是许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数据显示,2024年,有近390万人到云南旅居,平均旅居天数达80天。“旅居云南”之所以成为众多游客首选,得益于云南为发展旅居产业,出台、梳理了一批接地气的支持政策,打造了数量可观的精品旅居项目,让人能深度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游客到了云南就有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留恋。

  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无锡旅游已从过去的观光,发展到现在的度假,走过了2.0版本。承接好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这一泼天流量,不断挖掘新内涵、开辟新赛道,无锡旅居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如何将无锡打造成理想的旅居目的地,让游客拥有“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美好体验?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我市有江南文化、工商文化、吴文化、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品牌,要挖掘并传承好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无锡的历史和风俗,从而形成情感共鸣。以泰伯庙会为例,泰伯庙会是展示吴文化的重要载体,去年“打包”入列世界非遗。今年的“泰伯庙会民俗巡游”突出“非遗版春节”这一亮点,将传统民俗表演与当下流行的国风快闪、定点演出、外宾融入等元素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也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年俗文化和吴文化。

  要提升服务质量。招引实力雄厚的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服务团队,引入最新的智慧住区管理技术,完善配套设施,开展特色活动,提升无锡旅居项目的品质,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比如,昆明市晋宁区的古滇康养园以“吃住行游”一站式服务圈粉老年人,每个社区都设有医院、健身房、图书馆、舞蹈教室等,并定期举办生日宴、茶话会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游客的旅居体验值拉满。这些好的做法都值得无锡借鉴。

  要打造独特IP。结合无锡实际,打造辨识度高的品牌,形成独一无二的无锡旅游IP。譬如,我市梁溪区打造的“今夜‘梁’宵”夜游活动就很受欢迎,运用科技力量,让人在乘船夜游中开启一段穿越之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古运河游览新体验;滨湖区胡埭镇因地制宜发展旅居经济,打造“富安·状元里”旅居带,引进无印良品、山茶屿、状元面馆等文旅新IP,沿山文旅业态加速兴起;宜兴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招引落地雅达、大有秋、耘林等一批知名康养项目,让旅居养老与银发经济同频共振。目前,无锡多个独特的文旅IP正迅速崛起,接下来可以围绕非遗、康养、乡村、二次元等主题,策划推出系列特色项目,吸引更多目标客群关注打卡。

  要加强人文关怀。除了硬件层面,还应关注旅居地的精神内核,打造让游客逃离喧嚣、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游客到无锡后,可去阿炳故居“听松剧场”欣赏民乐表演,去惠山古镇寻访“天下第二泉”的神奇,去钱锺书故居感受“钟情于书”的诗意。通过讲述无锡古往今来一个个动人故事,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让每一位游客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情感上的联结,让他们不仅愿意再次光临,还会向更多人推介这座魅力之城。只有触动心灵,游客到了无锡才会真正慢下来、静下来、留下来,驻留时间才会从几天延长到几个月,甚至每年都想来。

  (作者系梁溪区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