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月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对于无锡人而言,1949年4月23日,就是一个无法忘却的日子。76年前的4月23日,子夜时分,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从光复门进入无锡城,无锡宣告解放。
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中共无锡支部成立。这是无锡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无锡人民的革命事业自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中共无锡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到无锡解放,无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24年。为了这一天,先后有2300多位无锡儿女血洒中华大地。今年4月23日是无锡解放76周年纪念日,无锡日报社、无锡市档案史志馆联合推出专题报道,通过最新整理的馆藏无锡解放相关口述资料,结合历史纪实,带领人们在76年后,重回无锡“解放时刻”。
“百万雄师过长江,天堑变通途。”
周克在无锡地区开展过地下工作。1946年4月,他被派往江南,负责联系无锡、苏州两地党组织,一段时间里还兼任了无锡工委书记。此后,他和苏锡两地组织都转归中央上海分局、中央上海局领导。1947年10月,上海局决定建立外县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苏南、浙东地区。“我是工委委员,后是副书记,主要分管各地城市工作,包括无锡,直到迎来无锡的解放。”作为参与者,周克对无锡的解放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陈兵于大江之北,国民党反动派败局已定,摇摇欲坠。“广大党员同志虽然受生活煎熬,但都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夜以继日地紧张战斗,为配合解放苏南,做最大的努力。”周克回忆,当时,情报获取、策反、战略物资储备、敌方文件档案资料的搜集、隐蔽武装的掌握、部队起义的准备、上层统战工作的扩大等都在迅速展开。3月,周克以派往江北的谍报员身份为掩护,被派去江北华中工委汇报和会师。在华中工委,周克在两个总结会上作了汇报。他说:“江南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大家盼望人民解放军真像大旱望云霓啊!”他着重汇报了地下党和人民为迎接解放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粟裕听后很高兴,称其作了一个很好的战前动员报告。
周克当年还回忆道:“4月2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东线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横扫敌军,胜利渡过长江,天堑成为通途。”24日清晨,周克随管文蔚从江阴过江,乘吉普车沿锡澄公路直驶无锡城区。他与城内翘首以待的同志们见面了,“我们彼此热烈地拥抱,欢呼雀跃不已!”
“那一晚,无锡大街上灯火通明。”
过去,北塘、三里桥一带是锡城繁华地区之一,吴桥、双河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又是北区工厂集中之地。1949年4月21日,中共无锡工委指令陈海率惠河镇自卫队(即无锡工商自卫团第十大队)3个分队以工人纠察队的身份进驻丽新纱厂、丽新布厂、协新毛纺厂、戚墅堰无锡发电厂护厂,并保卫吴桥畅通、沿街商店安全。在党的地下武装保护下,无锡解放前夕的晚上,丽新纱厂各车间热气腾腾,纱锭仍在飞速旋转。
为了保证吴桥正常通行,保护安宁的社会秩序,陈海带了一个班,配备机枪、冲锋枪、短枪,并将长枪配上了刺刀,在城区干道上通宵巡逻。“每当我们看到自己臂上那鲜红色的工人纠察队袖章时,心里就甜滋滋的。”陈海记得很清楚,1949年4月23日那晚,无锡大街上灯火通明,街道两边商店的门灯大放光明。上夜班的工人两三个结伴,有说有笑,照常去上夜班。商店内一些跟他们认识的店员,从门缝中看到他们走过,马上开门出来,询问解放军进城区没有。
陈海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是那么激动,没有一点睡意。有些人在用红布赶制红旗,准备迎接自己的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约是在深夜11点,我们行动到惠工桥时,只听锡澄路北栅口方向传来一阵清脆的机枪声。紧接着,3发红色信号弹冲破黑夜直飞天空。”陈海他们知道,这是迎接无锡解放的礼炮,锡城即将迎来新生。
“现在,解放大军已经抵达无锡。”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广播电台在抗战前创建,它是一座应用于民众教育的实验电台。1947年向国民党交通部申请执照时,它被命名为“江苏省政府特设无锡广播电台”,成了国民党省政府的官办电台,但当局未派人来,由学院电专科主任陈汀声教授以工程师的名义兼任台长。陈汀声思想进步,加上校内地下党负责人对他的直接影响,电台抵制了反动政治的宣传内容,经常播出以民众教育为主的节目,还组织歌咏团演播和教唱进步歌曲。
1948年冬,解放军渡江南下之势不可逆转,国民党当局决定先把电专和电台迁往重庆,便让电化教育实验干事、电台机务员马俊芳负责先迁电台。马俊芳是留校的进步学生,他以母病、妻弱、子幼为理由,婉言推辞迁台工作,遭到学院解聘。但马俊芳没有因此而离校,在陈汀声的支持下,他和进步同学日夜坚守着电台,没有工资就靠借贷糊口。
1949年4月23日,江阴方向炮声隆隆,国民党无锡县机关、军队如鸟兽散,纷纷逃离。解放军已经过江,但民间还弄不清到了哪里。马俊芳锁上机房门,遮蔽了窗户,守候在收音机旁。晚饭后不久,他收到解放军胜利渡江和《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等广播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了江阴,现在解放大军已经抵达无锡……”消息传出去,很多同学激动得不睡觉,等候着解放军。24日凌晨2点多,解放军先头部队抵达教育学院,师生们热烈欢呼,马俊芳等随即恢复电台通讯,根据布置在黎明时刻开始播送无锡解放的喜讯。从这天起,无锡各个电台都鸦雀无声,只有教育学院电台不断播放着解放电波。
无锡解放纪略
1949年4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在解放江阴县城后,继续挥师南下,追歼逃敌,于23日晨攻占青阳,随即作出部署,势如破竹地向无锡挺进。与此同时,无锡城乡各系统的地下党组织迅即紧急动员,采取各种策应行动。
在农村,武工队和秘密党发动群众加强护村、护路、护粮工作,严防国民党溃军及盗匪的破坏、劫掠,同时组织力量突击收缴乡镇自卫队的武器。在城区,护城、护厂、护商、护校斗争全面展开,中共无锡工委直接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和由地下党员掌握的那些护厂队、工商自卫队及地方自卫队均进入临战状态,暗中控制了运河一带和城北的许多重要工厂、粮库。经地下党长期团结争取的工商界代表人士如荣德生、钱孙卿、薛明剑等也公开站出来,反对迁厂逃资,反对征兵征粮,反对构筑城防工事。
人民革命的伟大洪流,从方方面面荡涤着国民党反动派在无锡的最后一点统治根基。23日下午,当得知人民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逼近无锡城时,由江阴溃逃到无锡的国民党21军残部如惊弓之鸟,在火车站拦抢列车南窜;国民党无锡县政府的一些要员也从南门水路仓皇逃离无锡。工人纠察队和工商自卫团随即出动,担负起了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当天深夜,解放军29军87师260团未遇任何抵抗,由光复门进城,同时入城的部队还有87师259团。无锡宣告解放。
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同时,接管无锡的干部大队也迅速南下。部分先遣人员在包厚昌率领下,于21日夜就冒着战火随29军政治部渡过了长江,在江阴处理完相关事宜,于23日夜到达堰桥,24日一早就赶到无锡城里。坚持在无锡开展地下斗争的中共无锡工委书记高山也公开露面,与29军军部取得联系。24日傍晚,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28军进入宜兴城,宜兴解放。25日,无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管文蔚任主任。中共无锡市委和无锡市人民政府也正式在锡办公。因市委书记钱敏未到职,由管文蔚任代理书记,副书记为谢克东、高山。市长和副市长分别由顾风、包厚昌担任。
接管无锡县的张卓如等人随包厚昌到达堰桥后,分别前往长安桥,与在农村坚持斗争的赵建平、江革等胜利会师。中共无锡县委和无锡县人民政府随后在东亭宣布成立。孙章禄任县委书记(未到职),刘云、赵建平任副书记;薛永辉任县长,马健中、张卓如任副县长。从4月26日起至5月底,全市顺利完成了接管工作,共计接管旧政府机关23个、公共文教卫生事业单位31个、官僚资本企业24个,城市管理大权完全回到了人民手中。
1949年6月2日至8日,全市热火朝天地举行了庆祝上海、无锡解放宣传周活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的欢快歌声,飘扬在锡城上空。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