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 北
无锡的夜景灯光在展现城市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存在设计布局不合理、缺乏创新与美感等问题。更好运用夜景灯光,绽放城市“夜”魅力,需要提升设计理念,秉持尊重文化、以人为本、绿色节能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设计;还可引入科技手段,设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让无锡的夜景灯光更美更靓。
每当夜幕降临,城市夜景灯光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行走在锡城的街头巷尾,不难发现城市中心商圈、商业综合体、古镇古街、各大公园等,灯光要么过度使用高饱和度色彩、亮度刺眼的设计,要么缺乏独特性与创新性,或者设计布局不合理、美感不足。这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压迫感,还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市民日常生活,增加能源消耗,造成光污染。
夜景灯光设计的缺陷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设计团队缺乏对无锡各个区域独特文化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深入研究。一些广场、古镇古街和公园等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与使用功能,但灯光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一方面,部分设计人员可能受到流行趋势或既有案例的影响,习惯于采用现成又保守的设计方案,不愿意尝试创新、突破。此外,缺乏统一且具有前瞻性的灯光设计规划引导,使其难以形成整体协调又各具特色的夜景灯光体系。改善这一现状,绽放城市“夜”魅力,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提升设计理念,秉持尊重文化、以人为本、绿色节能的原则。在古镇古街的灯光设计中,要深入挖掘历史故事与文化元素,通过打造“光影故事墙”,让游客既能欣赏夜景,又能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而在一些社区广场,则应采用温馨、柔和的灯光,设置一些交流互动的便民灯光休息区域,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对于城市核心商圈而言,可采用“日常”与“节假日”两种开灯模式,非节假日期间关闭除重要节点外的景观照明,通过“晚开早关”和“降低照度”等措施降低能耗。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设计。如根据城市广场和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定位,采用动态且富有现代感的灯光,同时严格控制色彩饱和度,通过灯光的明暗变化和动态效果吸引人群;如果有灯光秀表演,则可定时定点、动静结合;而在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周边,可采用柔和的单色调灯光,营造出安静、庄重的艺术氛围;于公园而言,灯光设计则应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可采用柔光勾勒水景轮廓,在树木繁茂区域设置一些柔和的地埋灯,烘托树木的形态美。同时,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高饱和度的灯光破坏自然美感,注重营造舒适的夜间游玩环境。
引入科技手段,设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根据夜间人流量和自然光线变化,调整灯光亮度,既可节约能源,又能为行人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这种精准定位、智能调控的理念,对无锡城市广场和商业综合体的灯光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建筑照明上,可采用低饱和度、单色、暖色调的灯光,凸显江南建筑的古朴、沉静与优雅,还原江南水乡的静谧氛围。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夜景灯光设计的规划与管理。制定详细的夜景灯光规划指南,明确不同区域的灯光设计方向与要求,引导设计团队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建立灯光设计审核机制,对新建或改造的灯光项目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整体规划与设计原则。还可通过举办灯光设计大赛等活动,吸引国内外优秀设计人才参与,为无锡夜景灯光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作者系机关退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