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时评

市民夜校火热离不开“问需于民”

  □ 林洁洁

  “青年夜校”去班味,“技能夜校”助就业。近年来,无锡各板块、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夜间课堂”,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学习“充电”,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精神生活。从其火爆程度,不难看出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写下生动注脚。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一堂小小的夜校课,折射出各板块、部门对民生需求的有力回应,体现出城市文化惠民的人文温度。

  夜校课程之所以如此抢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问需于民”。在一些市民夜校报名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中,编辑在文末设置了“大家还期待哪些课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等互动提示语。这不仅可增加与市民的互动,还能进一步了解市民的学习需求。目前我市很多夜校开设的课程非常多元,内容已不再局限于音乐、舞蹈、书画等传统艺术门类。各种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多样需求的课程推出后受到市民追捧。剪纸、刺绣、竹刻等非遗类课程,茶道、收纳、减脂等生活类课程,PPT制作、无人机、AI应用等进阶类课程,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精准切中市民的需求和痛点,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到夜校参加学习,市民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拓宽自己的知识覆盖面,给个人成长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机会。此外,充实的学习体验、充裕的社交机会还可以满足个人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

  市民夜校从“一时热”到“长期热”,离不开市区两级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推动,也与职能部门在工作层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密切相关,体现的是以市民感受度为标尺的城市治理温度。随着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市民夜校将成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期待更多站在民生视角、体现民生温度的“金点子”“新路子”,为市民带来持续不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