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确定,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5%的动态调整阈值,正式触发预定利率调整机制。随后,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降为1.0%。对此,无锡保险行业迅速响应,积极推进新老保险产品交替工作。
防范“利损差”,利率下行的必然选择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作为产品设计时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精算假设值,是保险定价和保单利益的“指挥棒”,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来确定。
此次调整的背后,是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无形之手”在推动。今年5月,无锡地区国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95%,首次跌破1%心理关口。保险资金约80%配置于固收类资产。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投资压力持续增大。保险定价的持续调整,核心动因在于防范“利损差”风险。
预定利率与保险产品定价呈反向关系,这一特性在此次调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普通型储蓄类产品而言,同样保费下未来现金价值下降;对于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成为必然;而对于分红险,保险利率下降虽使刚需负债成本降低,但最终分红水平仍取决于分红账户最终收益。
新老交替,产品格局悄然重塑
“保险产品一经售出,保费、利益就锁定了,相当于锁定了整个保险期间的预定利率。”市民张先生在8月末办理了投保手续,赶上了“末班车”。记者走访锡城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发现,众多热销保险产品已于9月1日之前下架,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涵盖重疾险、失能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固收型和分红型年金及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等。
“公司新老产品交替已完成,目前已无老产品在售。”国联人寿保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无锡多家险企已经依据最新预定保险利率完成了所有在售产品的保费、利率的调整。多家险企表示正在进行新产品上架及销售培训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预定利率调整中,分红险因“非对称下调”成为焦点。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利率分别下调50个基点,而分红型产品仅下调25个基点。江南大学金融系副教授郭建伟分析指出,普通型、万能型保险产品属于刚需类保险,而分红型保险产品属于非刚需类保险,对市场价格更为敏感。这一调整既契合监管部门鼓励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政策导向,也为保险公司在负债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市场与政策共同作用下的理性选择。
“当前全年保险销售量整体平稳,现今客户产品配置日趋理性,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客户资产配置可选项更加丰富,这轮新老产品交替期销售量增长幅度没有往期预定利率切换时大。”无锡某寿险公司资深行业人士介绍,这家保险公司目前推出的新产品主要为分红型产品,后续会陆续上架保障类产品,但是分红型产品占比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也是分红型保险产品接下来将成为险企发力点的有力实证。
回归本源,理性投保不盲从
保险的核心是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保障,例如重疾险、意外险等,当发生合同约定的风险事件时,保险公司会支付保险金以补偿损失,确保投保人能在风险发生时获得经济支持。分红险还通过根据实际经营业绩分配红利,万能险则通过设有保底利率的方式实现资产增值。
“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和长期稳健的资产配置,而非高收益投资。”郭建伟建议投资者首先要明确保险产品的本质,不能单纯以收益率作为判断是否配置的唯一标准。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可以进行分散投资,保障型产品应优先配置,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与保障型产品结合,这样,能在保证收益的同时,实现逆周期的抗风险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险利率“换挡”至“2.0时代”的关键节点,无锡市场的各方参与者都在积极应变。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消费者理性规划投保,共同推动无锡保险市场在新的利率环境下稳健前行。(刘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