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发布厅 健康专刊

多元文化涵养新时代荣院精神

  运河边上、惠山脚下,绿树红墙、鸟语花香。江苏省荣军医院文化育人于山水之间,在天时地利中内练精神,外塑形象。

  ●春风化雨,培育志愿文化

  “听说义诊是院长亲自挂帅,来的全部是副高(职称)以上专家,我们过来看看。”正在候诊的王阿姨说。江苏省荣军医院“走进”惠河社区开展义诊,专家忙着测血压、血糖和B超检查,医院还特地准备了养生茶、遮阳伞,贴心服务受到广泛好评。荣院党团群等条线、老中青各年龄段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实践,频繁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公园、广场,开展精准帮扶、结对助学、健康宣教、环保毅行、义务劳动、关爱弱势群体等各类活动,主动搭建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平台,赢得了普遍赞誉。

  ●润物无声,传承红色文化

  江苏省荣军医院离休干部、老党员吴成自1952年开始,用亲身经历作革命传统报告、讲爱国主义故事,67年从未间断,至今已达8000多场。他用战后剩下的一只左手整理写下报告讲稿100多万字,亲自收集整理3万多件革命史料和文物,在自家阁楼办起了“家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4年,江苏省荣军医院腾出2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改造成现在的吴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设陈列室、传承室、传统室、荣誉室和宣讲室等5个专门区域,扩容之后保障了更多的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

  ●石赤不夺,弘扬拥军文化

  今年端午前夕,该院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暨端午看望残疾军人活动。医院还定期组织院内外志愿者到全省重点优抚对象短疗病区开展文艺会演、康复治疗、修容理发等活动,不断凝聚起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团体等各类爱国拥军力量。对此,老兵们纷纷送来牌匾、锦旗和感谢信以示认可。

  近年来,荣军医院在残疾军人休养病区成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在全省重点优抚对象短疗病区打造“传承光荣、点亮青春”实践课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文章,用实际行动推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张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