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无锡旅游风景区 配套服务要跟上

  □ 沈鹏飞

  作为一个“老无锡”,去秋今春我两次游苏州,上次住在观前街,这次住在石路。参观了平江路民俗文化街、苏州评弹博物馆,游览了拙政园、留园、山塘街等多个名胜古迹,品尝了当地美食。与年轻时出差苏州相比,真有隔世之感。

  苏州古建筑多,保留得特别好;百年老字号商店在苏州比比皆是;土特产品种多,品质优,例如酥糖、龙须酥、鲞鱼、芡实糕、鸡头米、枣泥麻饼、梅干菜饼、糖粥,以及数十种蜜饯食品、各种甜酒,真是举不胜举。其中有的产品以前无锡也有,后来难得一见了;有的无锡也能做,但是现在不做了。日用的商品则有:颜色多样的丝织品,围巾、披肩、裙子、旗袍,适于大雅之堂的苏州刺绣工艺品,普通人用的高雅秀气的刺绣、印花圆扇,绘有苏州风景的折扇、竹制扇等。

  笔者住在无锡蠡湖风景区附近,发现无锡的风景名胜区很多,但周围的商店少,经营的商品品种也少,其中土特产就更少了。到了旅游旺季,更是出现吃饭难的问题,景区周围仅有的空间也被四处流动的电动车饭摊占据,出售凉皮、凉面、韭菜盒子、煎饺之类非江南食品。叫卖时大喊“快来吃,保安来了就没得吃了!”吃客吃得匆匆,叫卖者像做贼一样心里惶惶,实在有损文明无锡的形象。

  同样是风景旅游区,为什么“隔壁”的苏州风景旅游区周围的商店就特别多,店里经营的土特产也特别多呢?这个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希望管理部门能找找原因,学学苏州的经验。

  (作者系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