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伟松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不仅涉事居民有强烈的需求,也多次出现在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中,为此,我市相关部门还及时出台了“办法”。按理说,这是件群众有需求、政府在推动、企业有积极性的好事,但为什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地成效不明显?据了解,其中最大的“堵点”是难以找到“牵头人”。
找到理想的“牵头人”,是加装电梯的基础和前提。其实,“牵头人”难找的背后是“牵头人”有难处。说实话,这样的“牵头人”,还真是不好当。没有报酬,凭着满腔热情,搭上时间、搭上精力不说,有时候,甚至还要赔上笑脸、遭遇白眼!
作为“牵头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必须了解整个费用的组成以及推算出各楼层的出资比例等,还要判断出电梯加装后对低楼层居民房屋的采光、噪音的影响等,尤其需要有协调各方、协商一致的能力。对于加装电梯这一新生事物,即便“牵头人”是有热情、有情怀的热心肠人,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也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但凡“堵点”问题,涉及的面往往都比较宽,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元,正因如此,只有做到各方都能相向而行,充分发挥在其中应尽的职责,才能真正使难题得到化解。我们总说,市场能够做到的交给市场去办,社会组织能够解决的交给社会组织去发挥作用,公民能够自治的就由公民自治,而当这些主体要素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出手帮一把。
就加装电梯而言,现如今,最为紧迫的是,相关部门要主动站出来,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寻找“牵头人”以及加强对“牵头人”的业务培训方面等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多渠道的摸排,寻找潜在的“牵头人”;通过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宣传政策,晓以利弊,统一思想;通过培训观摩,了解掌握各地的“运作模式”,尤其是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歪路;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规范其中的收费行为、优化报批流程等,降低加装成本。
对于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中遇到的难题,只要相关部门能够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盼,把它当成为民实事去办;只要“远亲不如近邻”的涉事居民能够多作换位思考,兼顾各方合理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