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太湖周刊

人文风雅说二泉

  □阿 福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最有名的是第一峰底下的惠山泉,陆羽品其为天下第二,故名第二泉,又名陆子泉。独孤及撰文记载:“无锡令敬澄,字源深,以割鸡之余,考古按图,葺而筑之,乃饰乃圬。”对敬澄于二泉的疏凿,身为其上司的独孤及大为赞赏,对二泉更是赞不绝口,声称“饮其泉,使贪者让,躁者静,静者勤道”,此说不无夸张,起了现代广告的传扬作用。

  宋朝的孙觌品行不佳,为官时诋李纲、谤岳飞,虽知平江府、临安府,《宋史》不给他立传,可此人文笔不错,曾替宋钦宗给金人写投降文章,朱熹称他“词甚精丽”。孙觌有《陆子泉亭记》传世,称二泉“味甘寒,最宜茶,于是茗饮盛天下。”

  茶叶的历史,可远溯至神农时代,陆羽《茶经》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之句,但最早是用作草药来治病,或当佐料来调味。饮茶的历史,秦汉时期就有记载,但蔚然成风乃始于唐朝,一是有陆羽撰《茶经》备言茶事,二是有惠山二泉闻名天下。

  早年在惠山读书的李绅,做了唐朝宰相后,常令人“载惠山泉水数千里,不问其费耗”,由运河自惠山运往长安。而他写惠山泉也是情深意浓:“在惠山寺松竹之下,甘爽,乃人间灵液,清澄见肌骨,含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

  受了李绅的影响,比他更出名的另一位宰相李德裕,也“酷好兹泉,置水递转饷不绝”。皮日休有诗《题惠山泉》讥弹此事:“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这错的是李绅、李德裕公器私用,而不是二泉水有什么不好。皮日休本人到了惠山,也是喜欢二泉的,有“时借僧炉拾寒叶,自来林下煮潺湲”自道。

  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写过茶叶专著《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也酷爱惠山泉,将其钦定为御用,月进百坛,历时十年之久。相传宋高宗偏安江南时,专程来惠山品泉,修二泉亭,亭上绘双龙。

  宋朝大诗人苏轼则数次来惠山品茗于二泉旁,自称“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诗中的“小团月”,是小龙团茶饼的借称,为皇上御赐,故称“天上”,而携茶来试二泉水,就成了人间天堂的一桩美事。苏轼去了别处,写诗《寄无锡令焦千之求惠山泉》,其末句便是他直白的恳求:“愿子致一斛。”被放逐海南后,苏轼仍不忘二泉水的味道,感觉海南三山庵泉水的水质接近惠山泉,就把它取名为“惠通泉”。

  在古代文人眼里,登惠山品二泉是雅兴雅趣所致。运河水道的便利,使他们方便来到一个幽深的山泽之处,领略隐逸生活之一二。清朝乾隆帝论及江南诸山称,“惟惠山幽雅闲静”,为“江南第一山”。宋人朱无惑在《萍洲可谈》中记录了有关惠山的一桩奇闻轶事:有官阶不小的常州太守,就因为不知道本府境内的惠山离府城有多远,皇上不置一词就罢了他的官。可见此人虽熟悉时事,也有人脉,有王安石那样的有力者做靠山,却因了无雅兴,没去过惠山,甚而连府志图经也不看,就丢了大好前程。

  明朝学者邵宝,别号二泉,人称二泉先生,是本地著名的文人雅士。他编撰的《惠山记》,对二泉的流向有详尽记录:

  源出石中,或正或侧,皆东流,渟于上池,演于中池,于是有渠承之。左右诸穴,咸会瀑于龙吻,汇于下池。北过于鼋池,于金莲池,于香积池,东入于芙蓉湖。又北东,达双河,合五泻水,入于江,此其正脉也。又一脉,由下池东下锡山涧,入于梁溪,又西南入于太湖,运河皆资之。其余旁支别派,斜分曲汇,溉田数十顷云。

  就像惠山二泉分两脉入长江、太湖一样,无锡的人文传统,亦分雅俗两脉。也像二泉有旁支别派而斜分曲汇一样,无锡的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且雅俗交错,大雅大俗,在众多运河城镇中,是别具一格的。

  邵宝晚年研读深奥难懂的《易经》,一日发现惠山上有一块别致的石头,如榻如几,可倚可枕,且“有如案者,诵可摊书,书可伸纸,饮可置蔬一盂酒一壶”,便将它起名为点易台,撰文《点易台石记》,极风雅之事。

  惠山北坡有一条曲折山路,俗称七十二个摇车湾,路旁有一道峭壁,高五六丈,周遭若城垣,人称石门,相传其命名人也是邵宝。明代弃官回家的王问有《秋日石门观水帘洞》一诗为县志收录,诗中有“古洞流石髓,寒泉落清音”之佳句,为邑人吟诵至今。而民间对石门却是另一种想象,跟文人大相径庭,称石门内有无数金银珠宝,邵宝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看门童子,本地一则民谣妇孺皆知:“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