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梦佳
对于投资者来说,岁末年初往往可以在银行挑选到比较实惠、利率较高的产品,是一年中投资的好时机。今年情况如何?投资人如何赶上这波福利?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和部分市民进行摸底。
■不来了?百名银行朋友仅寥寥数人“晒”产品
银行送米送油吸引市民存款、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活动海报、利率明显攀升的新产品……以往每当出现这些信号,就说明银行年末“揽储大战”开始了。各家银行往往会借着节日“名头”打造营销热季,但今年节日气氛似乎并不浓厚。
市民李小姐本准备整理一下手头闲置资金,入手几个理财产品,然而却发现自己上百名银行从业好友中,仅寥寥数人贴出了“双十二”或年关活动海报,还有好友向其群发黄金、基金等的信息,除此以外很少看到活动宣传,与往年相比显得有些“冷清”。
而从各家银行移动客户端发售的产品来看,虽然有部分银行推出了利率高于4%的新产品,但仍然是少数。李小姐不禁疑惑:今年的银行“揽储大战”不来了?
一家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也有价格较好的大额存单产品出售,三年期3.98%,20万元起售,最迟到今年年底前,但额度有限,且购买该产品以行外资金优先。结构性存款今年监管要求逐步压降规模,最近发售不多,且有些特殊的“吸金”产品仅销售很短时间,因此很“难抢”。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只是降低了一些存款类产品的起售门槛,以前10万元才能获得的“好价格”产品,现在5万元或1万元就可起售。虽然也在年底“发福利”,但相比往年显得动力不足。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让不少机构年末相对“淡定”。当然也有银行内部考核更注重实质效益和风险管控的因素,它们不再只考核单一的揽储指标。
■仍“翘尾”!想要高利率可选中小银行理财
虽然节日气氛不够热烈,但从总体数据来看仍然出现“翘尾”行情。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存款产品从环比来看,除5年期外的其他期限平均利率均创下年内最高。其中,1年及以内存款平均利率上浮幅度仍在30%以上,3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上浮幅度最小。
低位运行了许久的理财利率,也终于在近期触底反弹。融360数据显示,银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从11月15日以后出现上扬趋势,近几周平均利率在3.74%上下浮动。其中,中小银行利率相对较高。城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1%,农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9%,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8%,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58%。截至12月17日,仅有南京银行等个别银行各有1-2只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于4%。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比较看重资金安全性,定存、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相对风险较低、收益稳定,是以往银行用来揽储“吸金”的典型产品。这三个品种资金量要求、回报水平渐次升高,投资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如果想获得高利率,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一些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