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昔日提篮小卖,如今按标生产走出大山、漂洋过海

山乡土货“变身”记

  长串的肉肠、大块的咸鱼、风干的土鸡……驱车驶入宜兴山区,农户家门口支着的长竹竿上,晾晒着的各类“土货”成为这个时节的一道特色山乡风景。“看看啊,大太阳晒了好多天了,保证到你们手里的货‘最香’,有要的抓紧啦。”早上9点,50岁的陈桂娥便拿起手机,拍摄好小视频发送到朋友圈。“紧俏得很,一通电话、一个微信,立马搭车‘奔’向全国各地。”刚与陈桂娥见面,她便翻开聊天记录展示当天要发的订单。

  陈桂娥,宜兴黑桂娥农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5年,她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致力将乡村土特产卖出大山。“这些东西虽然土,但变化大着呢。”陈桂娥忍不住感慨。近年来,农民不仅在改变土特产的面貌、丰富产品种类,还在给制作定标准、上规矩,彻底改变提篮小卖,让其走上高端路线。

  “货来啦。”还没进门,开着电瓶车的沈雪峰老远就喊人帮忙。“今天起了个大早去挖笋,这一车大概120斤吧。”卸下货后,两名工人立马搬起凳子,拿起刀,开始工作。这段时间,冬笋是顾客年货清单里的一道必点单品,供不应求时,许多顾客还会选择笋干来替代。

  “你知道我们合作社每年笋干制作量有多少吗?”沈雪峰笑着提问,“15吨,不仅量大,我们还按照相关标准生产。”以前,农副产品加工,一家一户凭借经验和喜好生产,质量不稳定,很难真正吸引稳定的回头客。2018年年初,黑桂娥合作社便邀请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好手,共同参与笋干企业标准制定,从确定毛竹笋产地、采笋时间、切片与晒干要求,到蒸煮杀青流程,每个环节都立下了明确的“规矩”。去年,黑桂娥笋干企业标准顺利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并得到了许多农民的响应。“采挖的鲜毛竹笋确保在12小时内剥壳,用猛火蒸煮1—2个小时完成杀青;每煮两锅笋后,应换一次水;人工切片厚度5毫米,平铺竹片上晾晒4天……”整个制作工序,沈雪峰倒背如流。

  “不光是笋干,雁来蕈、乌米制作标准的制定也提上日程了。”一旁干活的李林益忍不住插话。作为合作社社员,如今,李林益家的农产品完全不愁卖,一到季节还会带人上山采雁来蕈。“雁来蕈可是我们山里的好东西。”每逢节假日,景区周边沿路叫卖的价格可以飙升至每公斤上百元。但雁来蕈是“鲜货”,高价卖不出的话,最后只能流向菜场,赚个“辛苦钱”。为此,合作社又动了番脑筋。除了对接城区部分高档饭店,畅通销售渠道外,还支起大锅开启了雁来蕈的按标加工业务。这样一来,李林益等一批山民在雁来蕈上市的春秋两季便可实现增收2万余元。

  更让农民骄傲的是,如今的山货不仅俏销国内市场,而且通过湖州南浔新雅等一批商贸公司,出口到了欧美。“瞧,上海回来的顾客又要来我这取货了。”挂掉电话,陈桂娥开心得很。她算了笔账,仅今年1月至今,销售额便达到170多万元,去年销售额已超2000万元。“今年我还准备上马笋干制作流水线设备,让山乡土货走上高端,成为山乡经济一大特色。”(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