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有关“双减”后非学科培训、“职教高考”实施、研究生博士生培养等建言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本刊整理提炼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部分代表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刘林:对非学科校外培训目前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第一,要科学顶层设计,精准分类施策。第二,抓住关键重点,强化监管规范。第三,强化引导引领,保障公益普惠。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学校减负了,成绩怎么办?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质增效,真正的教育不应该依赖刷题与时间的堆砌,真正的素质教育也不怕科学的考试。
@全国政协常委吴为山:应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罗永章:对博士生毕业时间进行弹性化管理,同时制定科学的延期管理制度,并建议对从事原创性突破性课题的博士生给予应有的尊重。
@全国人大代表葛道凯:应出台国家“职教高考”实施意见,在梳理总结各省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就“职教高考”出台政策性文件,并以此为统领,指导各省开展省级“职教高考”制度改革试点,构建“国家统筹+省级推进”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职业教育必须摆脱相对狭窄的困境,当务之急,一是要横向融通,要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融合发展。二是要纵向畅通,畅通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牛三平: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城乡差距必然逐步缩小的趋势,鼓励大学生生源地就业。(杨洁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