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重视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 盛小伟

  营商环境的要义在于覆盖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在于保持从始到终的“有常”,而非此一时彼一时。市场主体既“招得来”,又“留得住”,既能“自由出生”,更能“健康成长”,才能体现出营商环境的最优。要充分彰显市场的力量、规则的作用、政府的魅力,让各类市场主体稳心留根。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无锡正在打造“无难事、悉心办”政务服务品牌,并提出要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城市。营商环境好不好,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了首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采集的数据中,排序第一位的是“开办企业”项。市场主体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细胞,是一地一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有效支撑和未来潜力,着力加强和改善“前端”的政策供给与优质服务,可以“外吸”与“内引”更多的增量市场主体落地生根。因此,包括无锡在内的多个城市竞相在简化材料、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上出台新举措,涌现出“当场办结”“3550”“立等可取”等“可量化”的做法与经验。市场主体的落地效率大幅提升并带动了增量,无锡的市场主体目前已突破百万量级。

  然而,营商环境的要义在于覆盖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在于保持从始到终的“有常”,而非此一时彼一时。要实施无差别待遇,增量存量、内资外资、大中小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而在当下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中,的确还存在着需要扭转的误区,或者说需要作出一些改变与改进:一是政策与服务的资源,过度地向增量市场主体的开办环节倾斜,忽视、挤压了存量市场主体的变更、备案等需求,给申请人带来了一定的观感、体感落差;二是过度关注和评价市场主体能否“高效率地自由出生”的前端服务,忽略了增量、存量市场主体更加漫长的“健康成长”的后续需求,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前有余、后不足”的失衡。

  对增量市场主体而言,享受在开办环节“至尊”服务后的“自由出生”、落地生根,仅仅是其“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期待发芽、开花、结果、成长、做大做强才是落地之志、生根之愿。在往后的日子里,其身份也会顺势从增量转变为存量,特别是发展的长久相伴,诉求会由设立之时的“保姆式”“一站式”等服务,转向优质的要素供给、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稳定的可预期,也就是说会有营商环境需求的内涵之变。对存量市场主体而言,已然在一地一域落地生根,会更注重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追求增长与发展,实现稳定性、稳健化“健康成长”。

  无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更为现实的选择是从市场主体的落地生根向稳心留根递延。在认知上,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时的落地生根,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的稳心留根,一不小心、一有差池,增量和存量的市场主体都可能成为季节性的“候鸟”、临时栖身的“飞鸽”。市场主体既“招得来”,又“留得住”,既能“自由出生”,更能“健康成长”,才能体现出营商环境的最优。

  在取向上,要通过“三个彰显”来实现各类市场主体的稳心留根:彰显市场的力量,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充分尊重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无事不扰,杜绝不请自来,鼓励而不干预,支持而不添堵,促进自主发展;彰显规则的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题词,公平是竞争的关键词,无序竞争、野蛮扩张不是应有的选项。要广泛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让竞争的公平规则助力提升营商环境的含金量;彰显政府的魅力,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首选。政府不要大包大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相得益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补充补台,让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中政府的“开明”与“高明”。

  (作者单位:无锡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