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探索

发挥巡察监督作用,助力“三不腐”一体推进

  □沈建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党的巡视巡察干部是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正风肃纪反腐的时代重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以战斗的姿态、奋进的状态,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弘扬我们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笃行不怠、踔厉奋发,以岗位为平台,努力当好“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冲锋手。

  ■让利剑生威,强化“不敢腐”的高压态势

  强化政治巡视巡察工作定位,精准把握“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工作方针,胸怀“国之大者”,谨记“事之要者”,灵活运用“12+N”方法路径,坚持大问题不放过、小问题不纠缠,着力发现金融、国有企业、政法、开发区、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突出问题;着力发现资本无序经营、权力越轨、不受节制的资本与不受监督的权力结盟背后的腐败问题;着力发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骗取医保金、克扣养老金、套取危房改造资金等问题,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线索,要头脑清醒、定力如磐,发现一起,坚决报告、移交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使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促进整改落地,织密“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剖析腐败问题根源,制度笼子扎不紧、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巡视巡察必须强化全程跟踪、全程关注、全程督导的理念,紧抓巡视巡察整改这一契机,主动过问、主动作为,力求把“不能腐”的制度笼子编紧扎牢。对典型问题线索要指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析、寻根溯源,以案促改、系统施治,围绕“什么不行”“什么可行”,制定完善小、特、精、实制度,切实解决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要发扬“铁脚板+钉钉子”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学校医院等相关单位和场所,搞好深度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从完善制度机制层面,拿出可行性意见建议。要加强横向沟通协调,与组织、纪检、派驻、审计、信访等部门建立常态信息互通、资源共建共用共享的体制机制,使问题一露头就能被精准发现、一抬头就能被有效处置,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体系。

  ■从思想上固本培元,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巡视巡察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既要善于抬高眼界,从政治的层面发现问题,更要沉到一线,做好被巡视巡察对象的思想固本培元工作,帮助他们切实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要搞好提前设计,结合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群众走访等工作,开展思想调查研究,摸清被巡视巡察对象的思想脉搏和政治体态状况,切实增强思想教育引导的针对性。要把握住思想发动、情况反馈等时机和场合,大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百年党史传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历史自信,让初心使命融入血脉、扎根内心,以赤子之心对待党的事业,对待工作履职,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充分运用发现查处案件“活教材”,利用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契机,加强分层分类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帮助巡视巡察对象从政治前程、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指数等方面,算清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成本,力求使“不想腐”成为他们的价值追求、道德底线和行为操守。

  (作者系无锡市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