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探索

彰显新时代工商名城的新风采

  □李建波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无锡产业发达、创新活跃,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一座百年工商名城,无锡的发展始终与工商业密不可分。传承工商文化,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以“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勇气和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思路、积累经验,是无锡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

  ■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对无锡的重要意义

  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是省委、省政府对无锡的殷切期待。省委书记信长星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后来又到无锡调研,明确要求无锡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树立更高标杆、展现更强担当,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实际行动,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担当作为充分展现新时代工商名城风采。

  无锡已经站上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必须沿着产业强市这条路昂首阔步、行稳致远,必须树立更高标杆、展现更强担当,“敢”字当头、“敢”字为先,以大志向塑造大格局、凝聚大力量、实现大发展,彰显无锡百年工商城的新时代新风采,坚定不移把“新时代工商名城”的城市品牌提升好。

  ■新时代工商名城与无锡现代化历史传承

  工商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工商经济的活力迸发,构成了无锡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和特色。深厚的工商文化和千万锡商群体,打拼出无锡现代化的雄厚基底,也造就了无锡经济的持续繁荣。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既是对无锡工商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无锡现代化历程的回顾和审视,更是对其经验的借鉴和创新。

  借鉴历史经验。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民族工商业在推动无锡,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经验,有什么启示,对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事实上,纵观近代百年民族企业的历史脉络,真正传承至今的城市并不多,而无锡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百年工商名城的“无锡模式”,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包括其工商文化内涵、创新创造、国际视野以及城市发展建设,这些都是无锡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的优势资源和文脉根基。

  汲取精神力量。无锡历经艰难而不弃、始终坚守工商业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造就了锡商精神和“四千四万”精神,进而成为今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强大精神支撑。对无锡工商名城的研究,首先就要从研究“锡商”开始。王海宝、汤可可、钱江等本地学者,长期研究无锡工商文化、追踪研究锡商群体,锡商精神被概括为“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这是百年来推动无锡工商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无锡突破重重阻力、奋力发展乡镇企业,由此形成的“四千四万”精神(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则是无锡攻坚克难的精神法宝,它让无数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仍然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无锡赓续百年工商基因,开启了新时代工商名城建设。对无锡百年工商名城发展机理的研究和探讨,实际上也是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锡创新之路。

  新时代工商名城的现代化内涵。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新时代工商名城,是指适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城市。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支撑,创新是动力,政策是保证,环境是名片。

  产业强市视角下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要把握好三个“势”:一是厘清大势,全面检视无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优势与不足,找准定位;二是把握态势,瞄准关键领域、关键节点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形成优势,由传统的资源与资本组合转向信息、技术、网络与人才的组合,打造自己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加,就是要着眼城市未来发展,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目前的重点是以打造“465”现代产业集群为支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减,就是要着眼无锡土地、生态等发展要素约束日趋紧张的现实,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乘,就是要着眼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各个环节的创新,发挥好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除,就是要着眼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不断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从一百多年前的民族工商业到今天的民营企业,无锡的最大特色就是民营经济,最大优势也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无锡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创新创业的主动力。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民营规上工业企业6877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84.6%;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2家,90%为民营企业;有26家民营企业入围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

  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绝非易事,必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敢”要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干部敢为”成为新时代工商名城的鲜明特质,“基层敢闯”成为新时代工商名城的坚实基础,“企业敢干”成为新时代工商名城的核心内涵,“群众敢首创”成为新时代工商名城的澎湃动力。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