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地方性知识的再创造

——《江南地区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生态审美评估研究》书评

  □莫军华

  “知识是什么?”这是自苏格拉底开始就提出的元问题,从农业社会的经验性知识到现今信息社会的差异化交叠形态知识,不断有学者从“社会维度”重新界定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全人类性”的知识观在“地方性情境”中被反向重构。对普遍性知识的质疑催生了“地区研究”的热潮,当前各类地方学研究的持续发力恰恰证明了学界的共识。

  “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地方性知识天然具备情境性、功能性及开放性;地方性知识可以来源于“活泼泼”的意向世界,也可能从“来自混元前”的节气时节中生发;地方性知识体系充斥的是热情澎湃的集体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性知识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反抗者”,人们更津津乐道于地方性知识的神秘和不开化的部分,将其视为普遍知识的对立面,而忽视一个真相“根本不存在普遍性知识,所谓普遍性知识是知识标准化的结果”。重新审视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从知识传承者的视角去对它进行再创造,是一个学者应该保有的“赤子之心”。

  由华亦雄撰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江南地区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生态审美评估研究》一书,正是从“地方知识再创造”的角度探索了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的可行路径。全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从理论转化、体系架构到实践应用,层层推进,完整展现了一次地方性知识的微迭代过程。

  江南的灵性、飘逸与洒脱存在于一屋一园、一砖一瓦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处理烦琐而带有功利性质的世俗生活时,江南的人们也惯用审美的眼光超越现实,寻找到精神的安闲舒适。江南独特的审美离不开地域营造技艺的承载与塑造,比如苏州的香山帮。书中首先从生态效益、文化特质与形式美感三个层面对传统营造技艺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借助“他者的视角”——生态审美重新挖掘江南地区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并且借助评估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生态审美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原本模糊、感性的知识内容逐渐清晰,将传统技艺中科学理性的部分变得可视化,通过评估工具积极建立传统技艺进入当代设计的有效决策方式。

  地方性知识多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分析思维为辅,总是预留部分模糊性知识,例如香山帮典籍《营造法原》中经常强调工匠在施工时的自主性,书中共有22处提及工匠可根据所列法则进行“随宜变通”,分别分布在提栈总论、厅堂总论、装折、石作、墙垣、瓦作等12章中。每一种地方性知识都是特定情境下人们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做的集体性努力,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对模糊性知识的不兼容缺乏耐心,进而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传播的现实困境,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继乏人与生态环境恶化。

  《江南地区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生态审美评估研究》一书正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而生成的,除了对研究本体生成历史、发展现状、文化特质、审美特征及技术原理的客观分析,也保持了一种“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解读技艺与江南这个鲜活意义世界之间的链接方式。并且通过生成评估工具这一方式,尝试建立起传统环境营造技艺中的模糊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之间的转译通道。全书通过大量的档案材料、采访记录、工匠口述、古籍文献、工程实例等,翔实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的某种再创造,并且在实际设计方案中完成了对地方性知识的“反向重构”。

  相信本书能够对设计、艺术、非遗保护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设计人员与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能对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