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章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唯有读书最清凉。进入暑期,书店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无锡人欣喜地发现,身边的书店,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丰富,品质也越来越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选择。从卖书转向贩卖生活,再从贩卖生活转向以书为本,实体书店开始回归阅读本身。
眼下正值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无锡分展场同步启动2025“钟书·阅读”暑期书香嘉年华。无锡新华书店、樊登书店、字里行间梁溪店、钟书阁天上村前店、芸台书舍等13家实体书店每天一场优质阅读推广活动,邀请读者走进阅读现场,发现书店之美。
分享好书也是分享人生
“抢到了!终于可以见到康震老师啦!”高中生小周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忠实粉丝,看到媒体报道北师大教授康震要来无锡新华书店分享苏东坡的传奇人生,她兴奋不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以苏轼生平为脉络串联其文学成就与精神世界,通过12堂诗词课,全景展现、立体还原了文化巨人苏东坡的传奇人生。在“东坡热”中再出新作,源于康震对苏轼的热爱。他在书中既展现了苏轼的旷达,也不回避其性格中的偏执与锋芒。这本书传递出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以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态度,为当代常常身处焦虑之中的人们提供了心灵栖息之所。
分享好书,也是分享人生。书展期间,无锡多家书店策划了新书发布、作家分享活动。大公图书馆里,无锡作家高仲泰分享其纪实文学作品《江南荣家》,讲述无锡荣氏四代实业家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抉择与发展,展现江南望族的家国情怀与精神传承。樊登书店内,无锡作家围绕吴一军、吴一开合著的传记作品《格致人生竞风流》畅所欲言。张颂炫评价,该书聚焦中国近代科技先驱徐寿、华蘅芳、徐建寅自学成才的路径,书写了中国科技史上的传奇,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丁一说,阅读书中细节,能够感受到这些无锡人不是通过激烈的口号或运动推动社会变革,而是通过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转变做着努力。
阅读引导可以更加多样
在快节奏的社会,主打慢时光的书店,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生活节奏越是快,书店更应该营造阅读的文化氛围,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阅读引导,让大家走进书店,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读书。”字里行间梁溪店负责人丁春红告诉记者,书展期间,书店邀请到作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前来品读好书,答疑解惑,还请小读者和年轻人参与童话剧演绎、剧本角色扮演。“7月5日上午,欢迎大家来妙光塔社区活动广场参加我们的书市。”丁春红介绍,活动现场还有快闪故事会,包括图书漂流、以旧书换新书、趣味猜书名、诵读古诗等环节,打破传统的阅读模式,将阅读活动融入社区治理,唤起更多人的阅读初心。
锡城书店在阅读引导上各有新意,亮点频现。钟书阁天上村前店、童心书芽馆、诚勤科教坊、书香织梦斋有的带领孩子们读绘本,有的邀请作家传授散文创作经验,有的组织活字印刷体验;耘林阅府启动了“银发领读人”阅读推广周,由三测珠峰的国测一大队老队员郁期青、妇幼保健专家杨忆文等12位领读人为大家分享其人生经历、推荐好书;芸台书舍为青少年准备了丰富的“非遗+阅读”大餐,结合绘本故事,通过造纸、拓印、皮影等手工活动,让小读者领略传统文化之美;观山书屋邀请专业人士讲述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运用、阅读与写作技巧、埃及建筑密码等主题,帮助读者更好阅读相关图书。
书店转型不能背离读者
数字时代,各类碎片化信息、短视频充斥屏幕,能够静下心读书成为一种奢侈。加之网购图书既便宜又方便,实体书店纷纷转型,探索更为多元的运营模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书店渐渐背离了以书为店的根本,使得书店成了单纯的打卡地,人们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就会离开,而带不走一本书。“有些店颜值挺高,书架也不少,但想要的书却找不到,文创还很贵。”读者肖女士一语中的。实体书店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读者真的不需要实体书店了吗?答案或许恰恰相反。
在锡城,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致力于搭建好“书”与“人”的桥梁,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给予实体书店补贴。据了解,7月3日至7日江苏书展期间,无锡新华书店(含江阴、宜兴)推出惠民售书折扣,锡城10家民营实体书店所有图书不高于8折销售,惠民售书和阅读推广活动将延伸至整个暑假。“无论何时,书店都不能背离读者,而要让读者感到温暖,成为读者的心灵港湾。”业内人士表示,书店应始终坚守选书的专业性原则,深深扎根本土文化,同时探索以书连接起不同人群、各行各业。期待在一年一度的江苏书展、无锡“钟书·阅读”暑期书香嘉年华活动中,人们能够遇见一场又一场书店与读者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