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卫国团队成功开展一例肺动脉取栓手术。目前,患者王阿婆(化名)病情平稳,已转至普通病房静养。
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危急。据家属介绍,当天上午,患者在家中突发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及头晕等症状,随后倒地不醒,家属立即将其送至锡山人民医院。入院后,医院迅速组织呼吸科、急诊科、介入与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会诊,经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的肺动脉栓塞。与其他血管栓塞相比,肺栓塞死亡率极高,是除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外排名第三的心血管死亡原因。该病起病隐匿,重症患者死亡率超50%。医疗团队需争分夺秒清除患者肺动脉内的血栓,方能确保其转危为安。经术前研讨,医院最终决定摒弃传统治疗方法,采用介入手术实施肺动脉取栓。
王卫国介绍,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已开展介入手术用于肺动脉取栓。该手术通过特殊导管将抽栓装置置入肺动脉,实现直接取栓。相较于传统药物溶栓治疗,此术式创伤更小、起效更快,能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更适用于严重梗塞、大出血等危急情况。“手术前我头晕、胸闷,喘不上气,术后醒来明显感觉呼吸顺畅多了。”王阿婆回忆道。
王卫国进一步说明,该手术操作难点在于导管需从下肢静脉置入,途经心脏,最终抵达肺动脉,对医生的精细操作要求极高,术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心肺状况。在团队协作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下一步,团队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以防后续再次发生栓塞。
据悉,肺动脉栓塞易发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60岁以上老年人;二是有肿瘤、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病史者;三是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患者。这三类人群更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流动进入肺动脉,引发急性肺动脉栓塞。
王卫国特别提醒,栓塞发生后,第一时间抢救至关重要。高危人群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咳嗽等典型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