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琪
王彩霞的长篇小说《雀的世界》是一部扎根于江南水乡的文学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女性李一禾四十余年的人生轨迹,同时以“麻雀”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为切入点,探讨了命运、人性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小说以李一禾的成长为主线,穿插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家庭伦理、时代变革,以及麻将桌上的人性博弈。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往往始于引人入胜的故事布局,它既需要作者对叙事结构的精妙排布,亦离不开其在修辞调性、技法运用、叙述节奏上的匠心营造。《雀的世界》便深谙此道:作者以极具戏剧张力的笔触锚定开篇,瞬间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此处暂不剧透,静待读者在书页间亲自解锁这份阅读惊喜。
出色的心理描写是这部作品的第二个特色。李一禾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她的心理变化贯穿全书,从对温暖的渴望、对现实的妥协,到最终的觉醒与突围,构成了其完整且清晰的人物弧光。妈妈的丑事被曝光后,一禾做事处处小心,一天放学回家,远远就看见村东头伯伯家屋顶上横着一挂蚊帐——农村死了人便会把他的帐子卷起抛在屋顶上。走近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惹是生非的伯伯死了,一禾内心无法欢喜又无法生恨。父母常常吵架,使得一禾更加内向,好多事情只能放在心里。上大学后,一禾暗恋上体育老师,她贪婪地欣赏着、渴慕着、神往着,脑海被他完完全全地占领,白天晚上都不得自由。后面章节里李一禾和许中明的交往过程中,对一禾的心理活动描写同样精彩。在与日俱增的接触中,她既享受着又不安于被他笼在眼中的感觉,其中,有顾嘉济和郭伟都不曾带给她的宠溺感、时不时心跳加速又时不时回归理性的分寸感,以及情绪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舒适感。
作者对江南农村的细节描写是本书第三个特色,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诗意与现实交织的世界。小说中常常出现“伯渎河”“李庄”,“在小学的东墙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将伯渎河和一禾家屋后的那个深水潭连了起来。就在这河流构成的‘丁’字旮旯里,李庄小学静默如闺秀,温婉如碧玉。小学坐北朝南,大门是古铜色的木门,透出沧桑的斑驳……”这些描写不仅营造出江南特有的宁静氛围,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柔软与孤独。
牌桌上的众生相是本书的重要一章,也是第四大特色。小说以“雀”为题,有两层寓意。一是小说中的人物绝大多数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像雀儿一样的渺小、卑微、顽强,生生不息在天地间。二是小说用很大篇幅写了另一种“雀”,在缺乏精神依托的农村,“麻雀”是无处不在的娱乐活动;“四方城”中演绎的杀戮对决,蕴含了逐鹿尘世的无穷深意;沉迷“麻雀”成为压垮主人公一禾的最后一根稻草,“人生错落了支点,终是烂尾在了虚无至死的中年”。一禾自从迷上“麻雀”,就成了“困在这浅滩上的一条鱼,在满是赶海人的贪婪中,钻进更深的淤泥里,等待着下一次涨潮。越来越大的赌注下,人性的癫狂显露无遗。麻雀决定胜负的速度赶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她不知道短短几年间,自己是怎么从小赌怡情走到一掷千金的。或许,从踏入赌场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赌徒的特征、赌徒的秉性,跃然纸上。
小说结尾,李一禾并没有彻底“逆袭”,她最终的觉醒是从“雀”到“人”的蜕变。但她开始尝试“重构自我”——可能重新拾起写作,或者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再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王彩霞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她既写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也写出了人性中的微光。
这部小说值得每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人阅读,因为它告诉我们:“就算生活让我们满是伤疤,我还是期待着它从里面长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