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无锡大剧院歌剧厅内乐声飞扬——首届“华彦钧”民族器乐(二胡、民族管弦乐)作品征集复评圆满举行,同时奏响了无锡民族乐团2024—2025“未”音乐季闭幕的华丽乐章。12部从全国征集的入围佳作首次登台,以“演出即评审”的独特方式接受专家评委与现场观众的检验,最终角逐出最佳作品、优秀作品、优选作品及观众最喜爱的作品等多项荣誉。
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各地的乐迷沉浸在民乐新声的魅力之中。观众刘女士表示:“这种现场评审的形式很新颖,能第一时间感受这些新作品的活力。无锡有深厚的民乐土壤,在家门口让孩子接触这些优秀的传统器乐新表达,非常有意义。”一曲终了,热烈的掌声既是对演奏家的致敬,也是对创作者才华的肯定。
当晚亮相的12首作品风格多元,包含8首民族管弦乐作品、4首二胡与乐队作品。鼓点激昂、充满希望的《大乐·满庭十番鼓》《远航》,二胡婉转悠扬又铿锵有力的《春熙》,洋溢着江南水乡清新气息的民族管弦乐《阿喜 阿喜》,如泣如诉、诗韵悠长的《钗头凤·断弦吟》……作品主题覆盖江南地域风情、文化传承和当代生活,展现了无锡及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风貌。观众与评委沉浸其中,共同体验了一场古今交融的音乐之旅。
无锡,这座流淌着千年乐韵的江南名城,自古便是中国民乐的摇篮。评审委员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评价道:“这些入围作品不仅主题丰富,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创作者对无锡乃至江南深厚音乐文脉的理解与创新转化。此类高水准的征集与演出活动,是激活本土音乐资源、赋能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对塑造无锡独特的音乐气质意义深远。”
作为“中国二胡之乡”,无锡见证了刘天华奠定的现代演奏体系、阿炳《二泉映月》的绝世经典,以及闵惠芬引领的艺术高峰。评审委员会副主席、胡琴表演艺术家宋飞对入围的二胡作品尤为关注:“二胡在民族乐器中具有引领地位。这次征集涌现的新作,展现了当代创作者对二胡艺术表现力的深度挖掘。持续推出优秀的新作品,是传承的基石,更是让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新生、吸引更广泛受众的关键。”
近年来,无锡围绕“音乐之都”建设持续发力。从无锡民族乐团、交响乐团的精彩演绎,到各类音乐节、演唱会和音乐市集的蓬勃开展,城市音乐文化生态日益繁荣。本次“华彦钧”民乐作品征集及音乐会,正是提升城市音乐原创力、浓厚艺术氛围的重要举措。评审委员会秘书长邓建栋介绍:“本次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专业院校及音乐人的59首作品,最终精选12首进入复评音乐会。这些作品运用了丰富的现代表达手法,融汇多元文化元素,生动诠释了江南文化的内核。”他透露,入围的优秀作品将被纳入无锡民族乐团的常规演出曲库,并陆续与观众见面。无锡民族乐团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深耕本土音乐文化沃土,推动民族音乐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韩玲、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