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就医也要不断学习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就医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挂号、看病、拿药”三部曲。医院为了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减轻患者负担,不断推出新举措、新方法,但这些变化往往需要患者花时间去了解、去适应,否则很容易在就医过程中遇到困惑,甚至产生误解。

  比方说,医院从7月起将CT拍片和取片分开计费,这本是一项贴心的举措:患者如果不需要片子,就可以不缴纳取片费用,从而节省一部分开支。可由于患者在交费时没太在意,再加上对新的付费流程不熟悉,很多人都遇到了 “只有报告,没有片子”的情况,一时间怨声载道,甚至误以为是医院在乱收费或者服务缩水了。

  再说说公立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政策,这无疑是为患者着想的好政策。当患者因为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无法获取报告,导致诊疗未完成时,在三天内带着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须再挂号,减少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好政策却鲜被患者知晓,很多患者依然在重复挂号,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支出,也让这项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医院的各种流程和政策变化更难快速适应。复杂的自助缴费机操作、陌生的分笔计费模式、不了解的挂号政策,都让他们在就医时倍感吃力,更容易产生焦虑和不满情绪。

  所以说,患者就医真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是去钻研复杂的医学知识,而是要主动去了解医院的新政策、新流程。可以在就医前通过医院官网、公众号等渠道查询相关信息;在就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也可以和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分享实用的就医技巧。

  医院方面也应该加强对各项新举措、新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在显眼位置张贴公告、在自助机旁安排引导人员、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患者能够清晰、便捷地了解相关信息,让患者的就医之路更加畅通。(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