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到来,不法分子冒充老师、辅导员等身份,利用新生入学、家校沟通等环节编造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从而骗取钱财,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8月15日,小舒在新生QQ群内聊天时,一位昵称为“王老师”的网友以统计助学金名单为由,申请添加QQ好友,“王老师”称小舒成绩优异,可申领助学金,让其将银行卡中的钱转到指定账户进行激活,以便日后打款使用。小舒信以为真,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并转账,联系对方时发现已经关机,共损失近5000元。
8月18日,小黄在大学新生群里收到一则消息,对方自称“辅导员老师”,以学校开学前要收取辅导费为由,要求扫码付款,并附上收款码,小黄信以为真,便扫码付款,后群内多位同学反映付款后被对方拉黑,方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99元。
8月20日,小张收到自称新生QQ群“肖老师”发来的好友申请,加为好友后,对方通过语音通话告知其个人征信报告失效,要求重新发送,否则影响入学。小张再次发送后,对方又称其报告有问题,需要通过刷流水来恢复征信,小张便按对方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后联系不上对方,发现被骗,共损失5.1万余元。
■案例分析
开学前,各学校都大量组建班级群、新生群,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其中,通过盗用头像、复制昵称等方式冒充老师、辅导员,再利用部分家长、学生对学校收费流程不熟悉,在群内发送收费通知、收款码、涉诈链接等,诱导家长、学生转账付款,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学校应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家长或学生收到缴费信息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与班主任本人核实信息真伪,一旦发现被骗,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