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山,长腰山森林步道的古桃园段,工人正紧锣密鼓进行基础设施施工;桃花岛的荷花池边,游客三三两两拍照打卡。今年以来,惠山区阳山镇以一件件可感可见的“小事”,织密群众的幸福网。
在新渎社区,3座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公厕已联网区级监管平台;科学施划的130个新增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13台“三遥”配电设施改造全面完成,150盏路灯升级点位精准布局完毕。老旧小区长期闲置的“僵尸车”实现彻底清零,阳山西路同步焕发崭新面貌。
“以前楼道堆满杂物,现在清理得干干净净,心情也敞亮起来。”桃香苑居民顾大叔感慨道。
小区正推进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到11月底,1370个充电桩将全部完成调试,“安全充电”将成为新常态。
直湖港片区排污口整治二期即将完工,阳山大桥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河底新增的“水下森林”,鱼群穿行其中;PM_2.5浓度控制在33.2微克/立方米,大气优良天数比率达74%。
在面源污染治理中,住基村、光明村等地完成7500立方米清淤、新建1620平方米生态浮床。“河岸边的臭味没了,晚上散步也更安心。”住基村村民李阿姨说。
阳山直面短板——老旧小区垃圾四分类推进难、部分加装电梯项目进展慢、个别征收户矛盾关系复杂……下阶段,从新建垃圾转运站到“一季桃四季市”市场运营改革,从高标准农田攻坚到“太湖三白”养殖基地建设,阳山的任务清单已排至年底。
“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是民生,让群众满意是最大政绩。”阳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该镇将持续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为抓手,将群众的心愿清单化为可感可触的幸福账单。
漫步阳山,你会发现,幸福感不是悬挂于墙头的标语,而是穿行在自然村落与小区楼栋间的清风,是河畔长椅上传来的亲切问候。阳山正轻盈跃动,于民生温度与产业高度之间,铺展出一幅清新而坚实的发展画卷。(俞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