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我市出台宠物产业发展指导文件,全域协同抢占新赛道——

产业+场景,打造30亿元“它经济”矩阵

  当前,在居民小区、河湖边甚至商场,到处能看到市民携带宠物猫犬休憩、出行的场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情感需求升级,我市“它经济”迅速发展。近日,我市《关于促进宠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着力育新培强、打造“它经济”新矩阵:到2027年,建成2—3个宠物产业园,培育一批宠物用品制造、宠物诊疗服务等规上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宠物友好社区、商圈、景区及宠物主题公园,产业规模要在去年15亿元的基础上突破30亿元。

  “通过‘产业+场景’双轮驱动发力‘它经济’,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使城市更具人文色彩、更有温度。”宠物产业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引领,擦亮宠物业“无锡智造”新名片

  发展产业,科技是第一驱动力。

  当前,我市宠物产业相关注册企业已达5600多家。一批业内领先企业,包括用物联网芯片为宠物打造“智能身份证”的富华科技,通过创新产品和智能解决方案重新定义现代养宠方式的小佩科技,研发新一代宠物智能能量外科工作站的睿宠(无锡)医疗科技等,形成了宠物业“无锡智造”名片。“但整体来看,我市宠物用品智能制造体量仍较小,宠物食品市场高度分散,缺少高水平的大型宠物诊疗机构。”业内人士说。

  按照《意见》,我市要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推动涉宠制造、销售、医疗等产业升级。一方面要集中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建宠物产业园,加大力度招引、培育重量级项目;另一方面依托我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基础和优势,引导纺织、食品、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企业跨界进入宠物服饰、智能设备、生物制剂等细分领域。目前,维特医生宠物保健品生产基地、芷航宠物智能用品生产基地、食物链宠物食品大健康合作研发基地等一批产业链项目正在加速向园区集聚,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精尖技术也在加快向宠物生产、销售企业导入,以尽早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依托现有的297家动物医院、诊所,我市还将着力引进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宠物诊疗机构与其他企业、院校等共建宠物临床试验中心,进一步做优宠物诊疗;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办宠物早市、集市,引导宠物繁育机构引进或培育优良品种,让更多身强体健的“毛孩子”成为人们的良伴。

  深入打造宠物友好场景,培厚产业发展“温床”

  深入打造宠物友好场景,是形成人宠共融社交新生态的基础,也是培厚产业发展的“温床”。

  近年来,我市宠物友好空间持续增加,龙头渚公园建成全市首个宠物友好型主题园区“宠物伴岛”,梁溪区方圆荟商圈开设“萌呀神兽乐园”,滨湖等板块纷纷举行宠物运动会、游园会等活动,公交集团则开通宠物友好巴士专线,这些都为“它经济”注入新热度。但有爱宠人士反映,这些场景仍局限于一时一地,总的来看宠物友好空间总量仍不足、分布不够均匀,部分商场、餐饮店仍难以携宠物进入,宠物养育知识仍未全面普及,能高水平诊治宠物疑难杂症的医疗机构仍不多。

  按照《意见》,我市将系统性打造覆盖生活、休闲、出行的全场景宠物友好体系,规划宠物友好社区、商圈、景区、主题公园,探索或优化“宠物友好公交站”等交通配套;创新开发城市服务App“锡有萌宠”模块,整合办证、寻宠、诊疗预约、宠物友好场所地图等功能;建设宠物博物馆、训练学院等一站式集聚区,打造功能优、技术好的智慧宠物医院,为宠物就诊提供更多便利,把“宠物友好”转化为城市开放包容的新名片。

  育企业、引项目出实招,做大“它经济”蛋糕

  经过数十次现场走访和座谈会对“它经济”“把脉问诊”后,我市抓住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关键,做大“它经济”蛋糕。

  《意见》就产业项目扶持推出“组合拳”,对首次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的宠物产业企业和重大宠物产业项目依法依规给予奖补。“我市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以此为基础,吸引知名企业来锡投资、本地企业多维拓展,提高‘它经济’发展质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说。

  会展经济活,就能给产业带来更好的集聚、带动效应。按照《意见》,在专业场馆举办的单个宠物展会可依法依规获得补贴,将有力推动无锡宠物展会“提质扩面”。《意见》还明确:符合“太湖人才计划”规定、新引进的知名宠物医生(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可按标准获得奖励补贴、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综合保障服务。这为宠物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要求坚持市级统筹、全域协同,在抢占“它经济”新赛道推动宠物产业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养宠氛围,为加快共绘人宠城共融新画卷亮出了“施工图”。(朱雪霞、实习生 赵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