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仁山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发展命题,又是改革命题,需要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系统化改革,不断挖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潜能。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引入蓝园公司,将村中部分旧猪舍、老民居等改建成了“蓝园山联·遇”和“蓝园山联·境”两个项目,激活了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表明,深挖乡村资源、聚焦特色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可行之路。
当前,我市某些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虽然按照能扶尽扶的原则,已逐步构建相对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但由于这些村底子较薄、产业较弱,加上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难以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必须精心谋划找准路子。从我市评出的2024年10个市级“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村的实践经验看,关键要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转型升级,并逐渐培育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要在实施“一村一策”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延伸开发多元发展的产业链。比如,宜兴市徐舍镇美栖村通过构建“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形成“党建+集体经济”的发展格局。该村由村干部和党员作示范,引导村民共建千亩玫瑰花基地,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去年,仅此一个项目,就为该村增加销售收入3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充分挖掘乡村潜能,形成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跑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速度”,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